【唯物史观】
材料一 辽宋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说,这一协定对于北宋是“屈辱”的,你如何评价?【历史解释】
材料二 当时割据势力最大的要数成德、魏博、平卢三镇。成德镇自762年李宝臣开始割据以来,占有恒、定、易等7州,拥兵5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自763年开始割据,占有魏、博、卫等7州,拥兵5万……这些藩镇相互勾结,不执行朝廷法令。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时期哪一政治局面?是哪一次历史事件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家国情怀】
材料三
A: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岳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 B: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写下《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他严词拒 绝。刑场上,他面南而拜,从容就义。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