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 ![]() |
材料二: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三: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题诗 |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材料四: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图中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据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的标志性意义。
(3)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4)诗中的“画舫”因哪一次会议的召开而闻名天下?该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由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综合以上探究,回顾党的百年奋斗,你有什么感想?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