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演变】
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枪炮厂 图2:湖北军政府
图3:《时务报》 图4:《新青年》
(1)以上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现(近)代化的探索过程,请把以上图片按照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进行排序(写序号即可),并结合示例任选一张图片进行介绍。(不得选用示例)
示例:图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运动。通过这场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尝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目标的表述。
1953年 | 要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1964年 | 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1987年 | 实现现代化方向是“富强、民主、文明”,分别代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 |
2007年 |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022年 |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
—据谢冰《建国以来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认识的历史演进》等整理
(2)结合材料二,围绕“现代化目标”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中西对比】
材料三 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以选举民主作为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但单纯的选举民主最终会导致政党政客只关心选票和选民。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富于活力但难以形成合力;苏联东欧式的现代化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基础厚重整合力强但缺乏多样性和活力。西方式的现代化建立在对于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殖民基础之上,构建起霸权主义世界体系,使得很多后发国家很难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
—摘编自欧阳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比中西方现代化的不同,完成以下表格。
西方式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 | |
政治制度 | ||
生产资料所有制 | ||
对外政策 |
【现实意义】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开辟了后发(展)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回答》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意义。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