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0.15
所属科目:初中历史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基业,而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一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分析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中孔子创办的“私学”有何特点?

材料二:唐代学校教育主要服务于科举,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而成为政府的官员,学校教育往往成为科举考试的准备。贞观年间,唐太宗数次亲临最高学府一一国子监以示重视,他还下令增盖学社1200余间以满足学校需求。唐朝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等纷纷派遣子弟入学。

一一摘编自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隋唐卷》


(2)“唐代学校教育主要服务于科举”,请写出唐代在完善科举方面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贞观年间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

材料三: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新式文化事业,同军工事业,民用事业相比,不见得逊色。这一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另一片天地。这是一种真正的智力开发,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哺育了戊戌维新的成批志士。从某种意义来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

一一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举一项洋务派促进近代教育转型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四: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联大师生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

一一摘编自《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中国教育报)


(4)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从材料中你能感悟到联大师生们怎样的优秀品质?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