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交纳的巨额赎金全为发展大工业増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依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二: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形势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栋裂开的房子”。他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生动形象,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吴于廑《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文中的演说者是谁。“一栋裂开的房子”指的是南北哪两种经济制度并存?材料二中提到的“北方的要求”是指什么?
材料三: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