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不平等条约 | 开辟租界 |
《 ①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鸦片战争后十余年,上海开辟英、法、美三国租界。 |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镇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 ②战争结束之际,英国开辟了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等6个租界;法国开辟了天津、广州等2个租界;美国开辟了天津租界。 |
《 ③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甲午中日战争后5年,德、俄、法、日等国在汉口、天津、苏州、杭州等4处共开辟8个专管租界。 |
(1)将材料一表格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开辟租界的关系。
材料二 纵观(中国)各地租界拓展的全过程。在时间方面,外人拓展租界的时间跨度远远超过开辟租界的时间,几乎包括存在租界的整个历史时代。在规模方面,扩展区域的面积远远超过租界开辟时的面积,甚至大大超出全国所有租界原有面积的总和。在方式方面,其拓展的办法使人防不胜防。如:蚕食界外地区,侵占沿界公路,建立界外飞地等。
——摘编自费成康《中国租界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租界拓展的特点。
材料三
①1864年,3名向法租界内中国酒馆征收新税的上海官府人员被法租界巡捕逮捕。
②反清的革命党人先后在上海租界内出版报刊、书籍等,使得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③1884年10月,上海公共租界迫令上海官员将租界边缘地段的中国驻军调离。
④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后,驻汉口各国领事及列强驻华公使宣布汉口租界中立。
(3)将材料三史实与以下关于租界的观点相对应。(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不受当地政府管辖,处于列强统治之下:__________________
是先进的中国人进行革命活动的舞台: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中国国内战争期间的“中立”地区: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时间 | 中国收回的租界 | 国内外形势 |
1917-1924年 | 收回德、意、俄3国在天津、汉口两地的5个租界。 | 1917年,北洋军阀收回租界的机会,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
1925-1927年 | 收回一批英国租界。 | 1924年1月,实现“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收回外国租界作为一项对外政策。 |
1929-1931年 | 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并正式收回镇江、厦门的2个英国租界。 | 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将收回外国在华租界和租借地作为对外交涉的一项重要内容。 |
1931-1945年 | 收回日、法、英、意在华的全部租界。 |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