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①“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 ②“唐代宰相有三个衙门,称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 | ③“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1)上面三则文字材料分别解读了古代中国三个不同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请将对应的史实叙述的序号与示意图表示的字母进行连接。
材料二 下面三位近代历史人物,都是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者,其言论和观点主张部分呈现如下:
近代探索者 | 人物言论 | 观点主张 | 实践行动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①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 | |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 ② |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③ | 领导辛亥革命 |
(2)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完善表格空白处的内容。
材料三 17~18世纪,欧美有多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这些国家都曾遇到一个问题,即革命后的国家治理。英国在1688年 “光荣革命”后,议会于次年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此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后,由于各州自行其是,矛盾重重,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组成制宪会议并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将美国设计成为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开启了美国的崛起之路。法国大革命期间历经多次政局动荡、社会混乱,直到1804年,拿破仑亲自参与和签字批准的《民法典》正式生效;这部法典巩固了法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使革命前的封建秩序在法国再也不可能得到恢复,法国社会的进步最终无法阻挡。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英美法三国在“革命后”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概括他们的相同点。材料四 国际秩序的演变是全球治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动因。……从20 世纪50年代直至冷战结束之前,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的主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美国和其他几个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手中,“少数控制多数”、“美国独霸、几方共治”的不平衡、不公正的全球治理格局长期持续,而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回应。
(4)依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前,全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材料五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旗帜鲜明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5)依据材料五,分析面对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习近平给出的应对措施。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