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它以整体观念为主手思想,从整体出发,对人体进行生理病理动态变化的宏观研究;以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论理方法,对当时的哲学领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天人关系等进行深入探讨。
——整理自蔡定芳《变亦变,不变亦变一一论中医学发展大势》
材料二19世纪后期,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扩,西医逐渐传入中国并受到中国官方的重視。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些的医学著作如《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逐渐兴起,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学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遭到了日趋激烈的批判,有人主张废止中医。
——摘编自《中国医学通史》
材料三 建国后关于中医发展的重大事件

(1)被称为“医圣”,开创中医理论体系的东汉医学家所写的著作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医理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进入近代以后中医发展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国后中医发展的特点,指出中医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医应如何发展?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