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搜集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关于中外变革的相关史料,请你分别概括它们的主张或举措。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②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
③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论粮食税》
④30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任务二:(知识梳理——对比中外历史)(2)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A、B两处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异同。

任务三:(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3)解读下列图示,运用相关史实,简述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历程。

任务四:(联系现实——感悟经济变革)
(4)依据下图,说出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