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0.65
所属科目:初中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一 《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编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依据材料一,说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 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国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总《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2)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依据材料二,说出促成以下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重视工人教育:       
中国共产党提出用革命手段实现奋斗目标:       
材料四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
苏俄
国情:主要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道路: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进而夺取全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道路
领导人:列宁政策:①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中国
国情: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道路: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领导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领导人:②道路:改革开放内容: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
 
(4)依据材料四,说出苏俄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将表格中①②补充完整。
材料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

(5)依据材料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