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与假设】木炭与Na2O2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O、CO2、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氧化钠(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③氯化钯(PdCl2)溶液能检验CO的存在,向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玻璃管中加入过氧化钠和过量木炭粉的混合物。打开弹簧夹a、b,关闭c,从装置左端通一段时间N2 | A中无明显变化,B中有大量气泡冒出 | 气密性良好 |
② | 关闭a,点燃酒精灯 | 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火花,B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 产物中没有CO2 |
③ | 打开c,关闭b | C中Pd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 产物中没有CO |
④ | 打开a,继续通N2,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N2。取出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通入石灰水中 | __________ | 产物中有Na2CO3 |
(1)第④步操作的实验现象是
【解释与结论】
(2)检验第4种物质存在的实验方案:取出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
(3)Na2O2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
(4)实验操作④中若不通入N2,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