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0.15
所属科目:初中化学
某兴趣小组对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可视化方法开展了探究。
探究一:验证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序号I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a试管中液体浑浊,b试管得到澄清溶液加入溶液后,加入试剂X后,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讨论分析】
(1)实验Ⅰ中,需保证温度相同,加入水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还需控制____________相同。
(2)实验Ⅱ中酸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证明该化学反应的发生,加入溶液后,______;也可将溶液换成______(写一种即可)。
(3)①实验Ⅲ中的X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CuO       B.       C.
②下图为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分析,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反应后“◯”表示的微观粒子是______

探究二:验证与NaOH能反应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

(4)实验Ⅰ:如图1装置,将10mL水注入吸滤瓶内,振荡,此时95℃水无明显变化。再如图2装置,将10mL NaOH溶液注入吸滤瓶内,振荡,观察到95℃热水______,说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实验Ⅱ:已知NaOH易溶于乙醇,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如图3装置所示,向试管中通入足量的,观察到______,说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
【总结提升】
(6)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可视化实验设计思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探究二中(4)实验Ⅰ的设计思路为____________(写上述序号)。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