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探究一: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相关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向装有2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A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产生少量气泡,木条不复燃 |
②向装有2mL“84”消毒液的试管B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未观察到气泡,木条不复燃 |
③将B试管中的液体倒入A试管中,再伸入带火星的本条 |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
(1)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

(2)经分析,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探究二:上述步骤③,“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3)小明观点:“84”消毒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次氯酸钠作反应物。
小龙观点:“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类似于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所用的二氧化锰,作
(4)新增小问
【设计实验】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体积,请你将虚线方框内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进行实验】
步骤①连接仪器,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然后用注射器吸取25mL过氧化氢溶液,塞紧橡胶塞;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5次(每次5mL)缓缓加入到锥形瓶中,每次加入后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读出量筒中水的总体积。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量筒中水的总体积/mL | 30 | 60 | 75 | 80 | b |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数据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实验产生的气体为30mL |
B.前两次实验产生气体的总体积为50mL |
C.表格中b的值是80 |
D.最后两次实验没有气体产生 |
【得出结论】
(6)小组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小龙的观点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发现,一些消毒剂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消毒的效果,故在生活中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一定要注意安全,科学使用。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