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资料】①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溶液中Na2CO3能与CaCl2发生反应,

③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
④FeCl3等含Fe3+的物质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鱼浮灵”的制备
步骤1将含有稳定剂的30%的H2O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反应充分发生;
步骤2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碳酸钠固体。
(1)“步骤1”中必须加入稳定剂,目的是除去由工业纯碱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的Fe3+,不加稳定剂的后果是
(2)“步骤2”中加入异丙醇的目的是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碳酸钠溶液的成分
(3)请完善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取样,加入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取样,加入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Na2CO3 |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碳酸钠的组成(装置如下图,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4)加入药品前须进行的操作是
(5)实验时,应缓慢滴加稀硫酸,其目的是
(6)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后,应继续通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
(7)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2.4g,D装置增重4.4g,则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8)研究表明,过碳酸钠可速效增氧的原理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促进过氧化氢分解。请设计实验对“碱性物质能够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一结论进行验证,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