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乙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M,他们决定对溶液M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M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一致认为溶液M的溶质一定有Na2CO3和NaCl,溶质中还可能有什么?对可能存在的溶质做出以下猜想。
【进行猜想】
猜想:可能有NaOH;猜想二:可能有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溶液M中有硫酸钠 |
②:取①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猜想一成立 |
刚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上述操作①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 溶液M中有硫酸钠 |
拓展一:若要证明甲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A.稀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溶液 D.硝酸钙溶液
拓展二:下列反应,也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来判断其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氢氧化铜
C.二氧化碳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