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用品:直流电源、导线、石墨电极、灯泡、带刻度的烧杯、温度计、开关、100mL饱和Ca(OH)2溶液。
实验现象:灯泡发光,两电极分别有气泡产生,烧杯内液面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溶液温度升高。
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
【提出问题】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作出猜想】
猜想I: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
猜想II:
猜想III:石墨电极与生成气体发生反应,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
【实验探究】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Ca(OH)2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至演示实验溶液上升的温度(温度升高约4℃)。 | 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 | 猜想I |
② | 将相同条件下的 | 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浑浊物。 | 猜想Ⅱ成立但不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
③ | 向90mL相同浓度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演示实验操作。 |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 | 猜想Ⅲ成立且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
④ | 使用铂电极代替石墨电极,重复进行实验③。 |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