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初中化学
在学习九年级化学课题“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演示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用品:直流电源、导线、石墨电极、灯泡、带刻度的烧杯、温度计、开关、100mL饱和Ca(OH)2溶液。
实验现象:灯泡发光,两电极分别有气泡产生,烧杯内液面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溶液温度升高。
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提出问题】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作出猜想】
猜想I: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
猜想II:______,溶质析出。
猜想III:石墨电极与生成气体发生反应,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
【实验探究】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Ca(OH)2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至演示实验溶液上升的温度(温度升高约4℃)。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猜想I______
将相同条件下的_______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蒸发掉部分水(蒸发掉水的体积与演示实验减少水的体积相同)。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浑浊物。猜想Ⅱ成立但不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向90mL相同浓度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演示实验操作。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______猜想Ⅲ成立且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使用铂电极代替石墨电极,重复进行实验③。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
【总结反思】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浑浊物的成因________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