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样品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测量样品溶液的pH。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小组同学对样品的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含有
【探究二】测量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如图1所示,取3.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220mL(该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2.00g/L;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忽略气体的溶解)。集气瓶上方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探究三】测量样品与盐酸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
如图2所示,另取3.00g样品置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形成图像如图3。将锥形瓶中最终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全部固体,其质量为3.48g。
(1)c点溶液呈
(2)ab段溶液pH降低,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蒸发时除使用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实验结论】关于样品的成分,猜想
【定量计算】结合探究二、三,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交流反思】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探究二中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B.探究二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
C.探究三中加入的稀盐酸量不足 D.探究三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