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国际上规定,1mol微粒A所含有的该粒子A的数量为6.02×1023个。例如,1mol H2O中含有6.02×1023个H2O,含有2×6.02×1023个H。
信息Ⅱ:1mol物质B所具有的总质量称为物质B的摩尔质量,符号为M,单位为g/mol。经研究,物质B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B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M(CO2)=44g/mol,即1mol CO2的质量为44g。
信息Ⅲ: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在同温同压下。气体C的体积和气体C的分子数成正比。在0℃和105pa气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近似等于22.4L。
信息Ⅳ:溶质D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称摩尔浓度,符号为c,单位是mol/L。可如下描述,在1L水溶液中,所包含溶质D的物质的量,就叫作溶质D的摩尔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mg,金属E只有一种同位素,一个E原子的质量为ng,因此可以得到金属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的。
SO2气体在0℃和105pa气压下的密度是

乙烯(C2H4)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收集C2H4选用
(3)某小组用图3装置电解水(加入适量Na2SO4),收集正极和负极区产生的气体如下表:
电解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V/mL | 负极 | 0 | 6 | 12 | 20 | 29 | 38 | 47 | 55 | 65 | 75 | 85 |
正极 | 0 | 2 | 4 | 7 | 11 | 16 | 21 | 26 | 31 | 36 | 41 |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硫酸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经测定,某浓度的硫酸密度ρ=1.60g/mL,质量百分数浓度ω=70.0%,则这种硫酸的摩尔浓度c=
(5)28℃时Mg(OH)2的溶解度S≈11.6×10﹣4g,其饱和溶液的密度ρ≈1.0g/mL,则饱和Mg(OH)2溶液中OH﹣的摩尔浓度c=
已知:c(OH﹣)>10﹣4mol/L,酚酞呈红色,10﹣6mol/L<c(OH﹣)<10﹣4mol/L,酚酞呈粉红色。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