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2所示。

【问题及分析】
(1)图1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
(2)M点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进行实验】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加入足量________,过滤 | ______________ | M点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
② | 在滤液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数据处理】小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3。
(4)根据方案①所得数据,计算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反思】
(5)另一组同学根据方案②所得数据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与方案①相比明显偏大,你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是: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