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活动1】(1)进行实验一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发现问题】小金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提出猜想】两个实验中产生的沉淀成分不同吗?
【查阅资料】
①NaOH和CuSO4溶液混合可生成Cu(OH)2、Cux(OH)ySO4【碱式硫酸铜,铜为+2价】等多种产物。
②68℃时,Cu(OH)2发生分解生成CuO、H2O。300℃左右,Cux(OH)ySO4发生分解生成CuO、H2O和气体。
【实验活动2】(2)分离实验二得到的蓝绿色固体的步骤:
取32.5g样品,进行图2所示的实验。

(3)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4)首先,控制温度为68℃,对样品进行热分解,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再通一段时间N2,待装置完全冷却后,测得装置B质量增加1.8g。实验过程中,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
【实验分析】
(5)蓝绿色固体样品中含Cu(OH)2质量为
【实验活动3】(6)最后,控制温度为300℃,对样品继续进行热分解,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再通一段时问N2,测得装置B又增重2.7g,A中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4g。
【实验分析】计算可确定,x:y=2:3,则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
【得到结论】反应二中得到的沉淀样品是Cu(OH)2和Cux(OH)ySO4的混合物。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