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初始盐酸和硫酸
(1)某瓶酸溶液由于标签被腐蚀,无法看清药品名称和化学式。根据残留的部分信息可以判断出该酸为:

【任务二】:探究酸的共性
实验①:小组同学用紫茄子皮自制了酸碱指示剂,滴加至盐酸和硫酸中都能变成桃红色。
实验②:分别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铝、锌、铁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发现铝表面开始时并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③:向某固体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2)盐酸、硫酸都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3)写出铁与稀硫酸
(4)小组同学根据实验③中的现象判断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理由是:
【任务三】:再探盐酸和硫酸
盐酸和硫酸中酸根离子不同,与其它物质反应,也可体现酸的个性。
【进行实验】: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用滴定管分别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出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查阅资料】1 电导率传感器可通过电脑软件记录溶液中导电情况;
2 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5)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并绘制出曲线1,其中曲线1点M处烧杯中溶液溶质有

(6)根据该实验,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强 B.N点和Q点是中和反应的结束点
C.随着酸的不断增加,电导率最终趋近于稳定值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和硫酸溶液时现象相同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