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
【查阅资料】
①乙醇不与NaOH、Na2CO3、CO2反应;
②25℃时,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 | NaOH | Na2CO3 |
溶解度/g | 17.3 | <0.01 |

i.打开K1,关闭K2,从导管口a通入CO2气体,直至观察到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沉淀,停止通CO2;
ⅱ.从导管口a通入足量氮气;ⅱi打开K2,关闭K1,滴加稀盐酸。
(1)步骤i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步骤ⅱ的目的是
(3)步骤ⅱi装置乙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方案二:
【实验装置】
如图2(三颈瓶内集满CO2气体;装药品后的注射器B的活塞用夹子固定)。

【实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完成实验,通过相对压强传感器测量瓶内压强的变化。整个实验过程的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

i.将注射器A内的NaOH溶液注入瓶中,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
ⅱ.取下夹子,将注射器B内的盐酸注入瓶中,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
iⅱ.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都用夹子固定,测量压强直至不再改变。
(4)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5)为缩短①→④中反应的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
(6)写出导致⑤→⑥压强变化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步骤iⅱ结束后瓶内压强比注入NaOH溶液前小,其原因是
(8)图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结合图像信息,判断该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