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实验

序号 | 1-1 | 1-2 |
装置 | ![]() | ![]() |
现象 | 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先后是______。
A.熄灭酒精灯 | B.导管取出水面 |
(3)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
【进行实验2】按下表数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记录如表。
资料:淀粉溶液遇碘(I2)变为蓝色,遇KIO3、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
装置 | 序号 | 溶液中碘酸钾和维生素C的质量(g) | 实验现象 | |
![]() | KIO3 | 维生素C | ||
2-1 | 0.1 | 0.1 | 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 |
2-2 | 0.005 | 0.005 | 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 |
2-3 | 0.0025 | 0.0025 | 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1中,1gKIO3的水溶液与1g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含水的质量
(5)对比实验2-1、2-2,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
(6)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
【反思与评价】
(7)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