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个节气大约15天,始于春分,终于大寒。惊蛰为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大地回暖,万物萌动,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图左为地球公转轨道及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右为某两节气的生产场景图。

(1)人们能观察到太阳的周年运动是因为地球不停地做
(2)惊蛰的日期大约是
(3)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4)黄河流域位于五带中的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