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人说话办事儿讲究“有里儿有面儿”,不仅家里有家规,走出家门也得守社会上的“规矩”。翻阅历史典籍,已经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写”在每一座城市的名片上。
(1)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文明有礼”的养成教育?
材料二 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
12岁:小华上学经常迟到,违反校纪校规,也常和同学闹矛盾打架。一次,放学的路上,认识了社会上几个不三不四的青年别结为朋友。 | 13岁:后来,小华经常和这些朋友玩游戏,沉迷其中,不做作业,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就没收了手机,也不再给他零用钱。 | 14岁:游戏的诱惑力太大了,小华为筹集买手机的钱和缴纳电话费,在朋友的唆使下,致人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
(2)分析小华的行为中,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
(3)小华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成长中的我们什么启示?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