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多年来,一直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师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等意识明显增强。国庆节以来,该校启动项目式学习,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学科确定的项目如下:
任务:开展本校学生法律知识现状的深度调研;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份相关的手抄报。
要求:全班分3个组独立完成,半个月后进行成果展示评比,优胜小组将获得学校的奖励。
假如你是第一组的组员之一,请你与同伴共同完成下列任务。阶段一:任务分工,全员参与
(1)由于该校地处市郊,工厂较多,外来打工的人员也不少。假如该校学生要对工厂工人和外来打工的人进行调查,为了确保圆满完成此次活动,作为组织者,你会向同学提出哪些要求?
阶段二:密切合作,深度探究
具体调研活动开始了!调查走访、实地考察、交流探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下面是第二组学生对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如下:
青少年违法犯罪首要诱因调查统计表
因素 | 法律知识欠缺,头脑中“无法” | 结交社会青年,养成不良嗜好 | 无视校规校纪,存在旷课、打架等行为 | 沉迷网络世界,受游戏“暴力”影响 | 其他情况 |
比例 | 23% | 11% | 26% | 28% | 12% |
第三小组的手抄报:案例说法
当老师讲到“谎报险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时,小亮却收集了这样一则新闻:
警方接到赵某的报案称,深圳飞往郑州的某航班上,有旅客携带炸弹。经查,赵某承认其系因自身原因迟到误机,心生不满,为发泄私愤编造了该航班有炸弹的虚假信息。深圳机场警方以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对该案立案侦查,认定赵某的行为导致公安机关和相关机构采取应急措施,航班备降,已经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依法对赵某予以刑事拘留。
(3)①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区分上述“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这两种违法行为。
②在调研过程中,有群众提出一些法律困惑,其中有一个是这样:惹上官司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吗?为什么?
阶段三:展示交流,总结反思
半个月后,各小组都完成了各自的调研报告,并把相关资料提交到学校。学校召开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你代表你们组用PPT形式展示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主要收获。
(4)请你把你们组的收获展示出来。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