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知之国,无不化之民。近年来,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读材料,回答问题。
【网络直播好热闹】最近几年,网络直播非常红火,这是一种很易操作的网络社交方式。人们所了解的“网络直播”即: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网络直播带货、直播旅游、直播聊天……网络直播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直播五花八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2020年达到5.60亿,2022年会更多。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一个是未成年人。
网络直播打赏就是获利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因为未成年人疯狂打赏主播,“未成年人花光40万卖房款”“某未成年人70天打赏网络主播158万”“某未成年人打赏主播,55万家当挥霍一空”……这种“未成年人疯狂打赏败家”的新闻不在少数。
2022年12月,湖北孝感的陈女士带着10岁的儿子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原来儿子在手机游戏中累计打赏、购买游戏道具等物品117300元,在公安机关的介入下,仅仅帮陈女士追回4万多元。某未成年人不爱学习,初中辍学,沉迷手机,给某主播打赏160万元,他的妈妈刘女士得知后,希望公司能够返还打赏金,但是遭到公司拒绝,刘女士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公司如数返还了160万元。
【防护墙•来保护】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在“法律责任”一章,规定了多条罚则,明确了违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受到的具体罚则;还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监护督促职责,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时,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鼓励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不做“沉默的羔羊”,要用有效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保法,照亮未成年人前行的路。
今年5月7日,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切实加强网络直播行业规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意见》提出,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谋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
(1)请结合材料【网络直播好热闹】分析,涉及未成年人的直播打赏案件给予你怎样的启示?
(2)结合材料【防护墙•来保护】分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的《意见》《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意义?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