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A.陶瓷烧制 | B.黑火药 | C.造纸术 | 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2.少量
与
反应生成
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 |
C.![]() | D.![]() |
3.工业上电解熔融
和冰晶石
的混合物可制得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大小:![]() | B.电负性大小:![]() |
C.电离能大小:![]() | D.碱性强弱:![]() |
4.实验室制取少量
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 | B.用装置乙制取![]() |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 D.用干燥pH试纸检验![]()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烯中的![]() ![]() |
B.![]() ![]() |
C.锗原子(![]() ![]() |
D.ⅣA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
6.周期表中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甲烷具有较大的燃烧热
,是常见燃料;Si、Ge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晶体表面
能与氢氟酸(HF,弱酸)反应生成
(
在水中完全电离为
和
);1885年德国化学家将硫化锗
与
共热制得了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锗;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 ![]() |
B.高温下![]() ![]() ![]() |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
D.甲烷的燃烧:![]() |
7.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冶炼、加工技术,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青铜器;Pb、
是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不同铅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颜色,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
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
C.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
D.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 |
8.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 ![]() |
B.侯氏制碱法以![]() ![]() ![]() ![]() ![]() ![]() |
C.工业上通过![]() ![]() |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
9.精细化学品Z是X与
反应的主产物,X→Z的反应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下列说法
A.X与![]() |
B.X能使溴的![]() |
C.X与HBr反应有副产物![]() |
D.Z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
10.用尿素水解生成的
催化还原
,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 |
B.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
C.上述反应中消耗![]() ![]() |
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 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 探究方案 | 探究目的 |
A | 向盛有![]() ![]() | ![]() |
B | 向盛有![]() | ![]() |
C |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 ![]() |
D |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 ![]() |
A.A | B.B | C.C | D.D |
12.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以0.1mol∙L-1KOH溶液吸收CO2,若通入C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度c总=c(H2CO3)+c(
)+c(
)。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OH吸收CO2所得到的溶液中:c(H2CO3)>c(![]() |
B.KOH完全转化为K2CO3时,溶液中:c(OH-)= c(H+)+c(![]() |
C.KOH溶液吸收CO2,c总=0.1mol∙L-1溶液中:c(H2CO3)>c(![]() |
D.如图所示的“吸收”“转化”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下降 |
13.乙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
。其主要反应为
,
,在
、
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
和CO的选择性及
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CO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的选择性

A.图中曲线①表示平衡时![]() |
B.升高温度,平衡时CO的选择性增大 |
C.一定温度下,增大![]() |
D.一定温度下,加入![]() ![]() |
14.硫铁化合物(
、
等)应用广泛。
(1)纳米
可去除水中微量六价铬
。在
的水溶液中,纳米
颗粒表面带正电荷,
主要以
、
、
等形式存在,纳米
去除水中
主要经过“吸附→反应→沉淀”的过程。
已知:
,
;
电离常数分别为
、
。
①在弱碱性溶液中,
与
反应生成
、
和单质S,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②在弱酸性溶液中,反应
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 。
③在
溶液中,pH越大,
去除水中
的速率越慢,原因是_______ 。
(2)
具有良好半导体性能。
的一种晶体与
晶体的结构相似,该
晶体的一个晶胞中
的数目为_______ ,在
晶体中,每个S原子与三个
紧邻,且
间距相等,如图给出了
晶胞中的
和位于晶胞体心的
(
中的
键位于晶胞体对角线上,晶胞中的其他
已省略)。如图中用“-”将其中一个S原子与紧邻的
连接起来_______ 。

(3)
、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将
在空气中氧化,测得氧化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起始
的质量的比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时,
氧化成含有两种元素的固体产物为_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1)纳米










已知:





①在弱碱性溶液中,




②在弱酸性溶液中,反应

③在



(2)
















(3)







15.化合物G可用于药用多肽的结构修饰,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1)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
①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碱性条件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含苯环且有2种含氧官能团,2种产物均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4)F的分子式为
,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
(5)已知:
(R和R'表示烃基或氢,R''表示烃基);

写出以
和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 。

(1)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2)B→C的反应类型为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碱性条件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含苯环且有2种含氧官能团,2种产物均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4)F的分子式为

(5)已知:


写出以



16.实验室以二氧化铈(
)废渣为原料制备
含量少的
,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酸浸”时
与
反应生成
并放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2)pH约为7的
溶液与
溶液反应可生成
沉淀,该沉淀中
含量与加料方式有关。得到含
量较少的
的加料方式为_______ (填序号)。
A.将
溶液滴加到
溶液中 B.将
溶液滴加到
溶液中
(3)通过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过程,可制备
含量少的
。已知
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
(水层)+3HA(有机层)
(有机层)+
(水层)
①加氨水“中和”去除过量盐酸,使溶液接近中性。去除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
转移到水层。使
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 (填两项)。
③与“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比较,过滤
溶液的滤液中,物质的量减小的离子有_______ (填化学式)。
(4)实验中需要测定溶液中
的含量。已知水溶液中
可用准确浓度的
溶液滴定。以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滴定反应为
。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①准确量取
溶液[
约为
],加氧化剂将
完全氧化并去除多余氧化剂后,用稀硫酸酸化,将溶液完全转移到
容量瓶中后定容;②按规定操作分别将
和待测
溶液装入如图所示的滴定管中:③_______ 。





(1)“酸浸”时




(2)pH约为7的






A.将




(3)通过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过程,可制备






①加氨水“中和”去除过量盐酸,使溶液接近中性。去除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


③与“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比较,过滤

(4)实验中需要测定溶液中












17.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环保制氢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热电循环制氢”经过溶解、电解、热水解和热分解4个步骤,其过程如图所示。

①电解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阳极区为酸性
溶液,阴极区为盐酸,电解过程中
转化为
。电解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为_______ (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电解后,经热水解和热分解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在热水解和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
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铁粉与吸收
制得的
溶液反应,生成
、
和
;
再经生物柴油副产品转化为Fe。
①实验中发现,在
时,密闭容器中
溶液与铁粉反应,反应初期有
生成并放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②随着反应进行,
迅速转化为活性
,活性
是
转化为
的催化剂,其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的反应步骤Ⅰ可描述为_______ 。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Fe的转化率、
的产率随
变化如题图所示。
的产率随
增加而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

(3)从物质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
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优点是_______ 。
(1)“


①电解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阳极区为酸性



②电解后,经热水解和热分解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在热水解和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
(2)“







①实验中发现,在




②随着反应进行,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Fe的转化率、





(3)从物质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