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B.都能自由运动 |
C.都能形成条件反射 | D.都能繁殖后代 |
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叙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蚁穴溃堤 | B.大树底下好乘凉 |
C.蚯蚓松土 | D.青蛙冬眠 |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 B.不易污染物镜 |
C.易于被染色 | D.能让光线透过 |
5.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
6.“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
A.藻类植物 | B.苔藓植物 | C.蕨类植物 | D.种子植物 |
7.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国槐 | B.侧柏 |
C.月季 | D.菊花 |
8.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A.①② | B.③⑥ |
C.⑤⑥ | D.④⑤ |
9.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 |
B.水+二氧化碳![]() |
C.水+氧气![]() |
D.有机物+二氧化碳![]() |
10.正常情况下,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⑤ |
12.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
C.馒头、红烧鱼、蒸鸡蛋、玉米粥 |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
13.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细胞 | B.血液 |
C.肺泡 | D.气管和支气管 |
14.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
A.动脉和神经 | B.静脉和动脉 |
C.动脉和静脉 | D.动脉和毛细血管 |
15.某人因车祸急需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原则上应该给他输( )
A.A型血 | B.B型血 |
C.AB型血 | D.O型血 |
16.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 B.![]() | C.![]() | D.![]() |
17.看书一个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主要原因是( )
A.使调节瞳孔中的神经得到休息 |
B.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
C.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
D.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得到放松 |
18.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看见食物分泌唾液 | B.吃食物分泌唾液 |
C.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 | D.谈虎色变 |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大熊猫的特征是( )
A.细胞具有细胞壁 | B.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
C.是多细胞生物 | D.有能分解食物的消化系统 |
20.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肛门 | B.口 | C.胞肛 | D.体壁 |
21.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 B.![]() |
C.![]() | D.![]() |
22.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蜗牛 | B.河蚌 |
C.蚯蚓 | D.枪乌贼 |
23.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虎]头[蛇]尾 | B.[鹬][蚌]相争 |
C.[蛛]丝[马]迹 | D.[鸡][犬]不宁 |
24.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受精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25.下列行为中,属于鸟类繁殖过程必不可少的行为是( )
①交配②筑巢③化蛹④育雏⑤结茧⑥孵卵⑦跳舞⑧产卵
①交配②筑巢③化蛹④育雏⑤结茧⑥孵卵⑦跳舞⑧产卵
A.①⑧ | B.②⑦ |
C.④⑥ | D.③⑤ |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 )
A.![]() | B.![]() | C.![]() | D.![]() |
27.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
A.50% | B.100% |
C.75% | D.25% |
28.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 B.糖尿病 | C.流感 | D.白化病 |
29.在抵御病原体感染时,保卫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 )
A.免疫器官 | B.皮肤和黏膜 |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 D.淋巴细胞 |
30.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A.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
B.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
C.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适应社会能力强 |
D.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
31.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 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 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
32.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 |
B.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 |
C.由心脏输送出去的血液都是动脉血 |
D.一次心脏跳动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
33.亲代的许多性状能在子代身上体现,主要原因是( )
A.亲代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
B.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
C.子代与亲代生活在一起,长相就会相像 |
D.亲代把细胞核中所有基因传递给子代 |
34.2002年,我国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降生.用同一只成年奶牛的体细胞克隆出来的5只小牛,它们几乎一模一样,这是因为( )
A.它们的生活条件相同 | B.它们的毛色和花纹相同 |
C.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 | D.它们的细胞结构相同 |
35.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
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
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
D.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
36.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
37.科学家推测大气中氧气的积累来自于( )
A.光合作用 | B.呼吸作用 | C.化学合成 | D.原始大气 |
38.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病名 | 发病数 | 死亡数 |
艾滋病 | 3551 | 1059 |
肺结核 | 135848 | 200 |
狂犬病 | 98 | 90 |
乙型肝炎 | 117553 | 65 |
流行性出血热 | 609 | 9 |
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 B.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
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 D.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
39.“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房”已成为大多数老百姓的习惯.购买药品时无需特别关注的是药物的( )
A.大小和形状 | B.成分和用法 |
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 D.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
40.下列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 |
B.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或避开他人 |
C.吸毒有损身心健康且危害社会 |
D.感冒后应该直接服用抗生素治疗 |
41.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对于马铃薯种植有着极为亲切的描述,“投下几粒马铃薯,多少都会有收成.只要开花,就能到田垄取‘蛋’糊口,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繁殖过程见如图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 生殖.
(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_____ 生殖.
(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______ 作用,通过_____ (选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_____ .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 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
(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
(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
42.现代遗传学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主要是由两种成分组成,图1中的①表示组成染色体的______ ,②表示_____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而且是_________ 存在的。

(2)观察如图2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 条,该图反映出的异常之处是__________ ,据图示判断,此人性别为__ (填“男”或“女”)性。
(3)具有如图2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表现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常合并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等症状,被称为唐氏综合征.据调查,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相关,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5.2岁,而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某医院在分析高龄孕妇(大于35岁)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时,获得这样的数据:38~40岁组、41~48岁组分别是35~37岁组的2.60倍与5.29倍.
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_________ 。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 条常染色体和1条________ 性染色体时,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后,会发育成唐氏患儿。
③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你给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 。
(1)染色体主要是由两种成分组成,图1中的①表示组成染色体的

(2)观察如图2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
(3)具有如图2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表现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常合并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等症状,被称为唐氏综合征.据调查,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相关,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5.2岁,而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某医院在分析高龄孕妇(大于35岁)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时,获得这样的数据:38~40岁组、41~48岁组分别是35~37岁组的2.60倍与5.29倍.
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③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你给出的建议是
43.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 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 。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_________ 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

(注: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
44.大鲵,俗名娃娃鱼(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大鲵已被收录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进化角度看,两栖动物是从水中生活的________ 动物演化为真正陆栖________ 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2)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态发育,表现为幼鲵用_____ 呼吸,成体用_____ 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__ 进行气体交换。
(3)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表.
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______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_____ 相等、___ 相似、性别比例为__ 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②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__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__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1)从进化角度看,两栖动物是从水中生活的
(2)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态发育,表现为幼鲵用
(3)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表.
组别 | 性别 | 数量(尾) | 均重(千克/尾) | 产卵(精)率 | 出苗率 |
工厂化养殖 | 雌 | 5 | 2.5 | 60% | 27.37% |
雄 | 5 | 2.72 | 80% | ||
仿生态养殖 | 雌 | 5 | 2.66 | 100% | 58.17% |
雄 | 5 | 2.76 | 80% | ||
原生态养殖 | 雌 | 5 | 2.58 | 75% | 56.16% |
雄 | 5 | 2.68 | 50% |
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②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
45.科普阅读题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1)志贺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体,能破坏人体大肠内表面的______ 细胞,影响大肠对___ 的吸收,引起水样便。
(2)蛭弧菌的“捕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吸附→__ →利用_____ 生长→增殖→裂解宿主细胞.由此可见,蛭弧菌的生活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
(3)进入斑马鱼体内的蛭弧菌和志贺氏菌,能够被__________ 吞噬.在人体内,类似的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选填下列字母)
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D.第二道防线
(4)文章中提到了多个实验,见表.其中能表明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巧妙“配合”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 。(选填表中的数字)
(5)关于能否将蛭弧菌制成药物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下列字母)
A.根据斑马鱼的实验结果,说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B.蛭弧菌对其他病原菌的杀伤能力还有待验证
C.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杀死有益的共生菌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D.“以菌治菌”属于生物防治,不会让志贺氏菌产生耐药性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见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1)志贺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体,能破坏人体大肠内表面的
(2)蛭弧菌的“捕食”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吸附→
(3)进入斑马鱼体内的蛭弧菌和志贺氏菌,能够被
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D.第二道防线
(4)文章中提到了多个实验,见表.其中能表明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巧妙“配合”的实验组合是
实验 | 1 | 2 | 3 | 4 |
处理 方法 | 免疫系统正常;注射蛭弧菌 | 免疫系统正常;注射大量志贺氏菌 | 免疫系统正常;先注射大量志贺氏菌再注射蛭弧菌 | 免疫系统异常;先注射大量志贺氏菌再注射蛭弧菌 |
结果 | 斑马鱼全部存活 | 斑马鱼存活率很低 | 志贺氏菌大量减少,斑马鱼存活率高 | 斑马鱼存活率低 |
(5)关于能否将蛭弧菌制成药物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斑马鱼的实验结果,说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B.蛭弧菌对其他病原菌的杀伤能力还有待验证
C.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杀死有益的共生菌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D.“以菌治菌”属于生物防治,不会让志贺氏菌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