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A.出现原始农业 | B.进入青铜时代 |
C.实行分封制度 | D.掌握冶铁技术 |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A.道家 | B.法家 | C.墨家 | D.兵家 |
3.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A.小篆 | B.楷书 | C.行书 | D.草书 |
4.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这表明他重视
A.辨症施治 | B.生态保护 | C.养生保健 | D.药典编撰 |
5.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 | B.对外开放 | C.江南开发 | D.民族交融 |
6.据图可知,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杭州经济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A.交通便利 | B.海运发达 | C.外贸兴隆 | D.文化昌盛 |
7.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
A.科学技术进步 | B.娱乐方式多样 |
C.商品经济繁荣 | D.经济重心南移 |
8.“(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A.出使西域 | B.西游天竺 | C.东渡日本 | D.七下西洋 |
9.康熙时,清朝设置台湾府,派兵八千人驻防。这一举措
A.荡平了倭寇势力 | B.平定了回部叛乱 |
C.巩固了东南海防 | D.强化了君主专制 |
10.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A.虎门销烟 | B.三元里抗英 | C.黄海海战 | D.廊坊阻击战 |
11.如图所示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 | B.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 |
C.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 | D.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 |
12.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
13.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A.民主政治确立 | B.纺织技术改进 |
C.社会生活变迁 | D.开埠范围扩大 |
14.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
A.五四运动的发展 | B.北伐的胜利进军 |
C.工农运动的高涨 | D.北洋政府的覆灭 |
15.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艺术形成 | B.人民当家作主 |
C.土地改革完成 | D.百年国耻洗雪 |
16.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
C.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7.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模范人物 | 言论 |
焦裕禄 |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
邓稼先 |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
A.助人为乐 | B.勇攀高峰 | C.艰苦奋斗 | D.身先士卒 |
18.自尼克松访华到1972年底,我国与英国等8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A.万隆会议召开 | B.中美关系改善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9.如图所示对联赞颂了一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他的研究领域是


A.载人航天 | B.国防军工 | C.化学工程 | D.农业科技 |
20.香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C.香港毗邻深圳经济特区 | D.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
21.某历史研究所出版了《神秘的金字塔》《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等著作。据此可知,其介绍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 B.古巴比伦 | C.古印度 | D.古罗马 |
22.如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城邦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万) |
雅典 | 2500 | 约30 |
斯巴达 | 8400 | 约40 |
A.等级森严 | B.小国寡民 | C.自给自足 | D.军事独裁 |
23.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以更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诗人们则更关注人的天性。这表明当时文艺作品宣扬的思想是
A.神权至上 | B.君权神授 | C.人文主义 | D.君主立宪 |
24.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以上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议会主权 | B.革命共和 | C.平等自由 | D.权力制衡 |
25.《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A.原因 | B.条件 | C.过程 | D.意义 |
26.如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A.英国1640年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C.俄国1861年改革 | D.日本明治维新 |
27.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A.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
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
28.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A.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B.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 | D.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
29.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这反映了美苏关系
A.从紧张到缓和 | B.从合作到对抗 |
C.从敌对到友好 | D.从和平到战争 |
30.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事件等一系列问题重创欧盟。据此可知
A.英国陷入经济大危机 | B.法德矛盾进一步激化 |
C.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 | D.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2)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2)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
材料一 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官学教育内容以“五经”、《论语》等为主。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8%,1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2)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3)与苏联农业改革相比,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8%,1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部分),见如图、表。
年份 | 农业总产值比重 | 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水平 | |
农作物业 | 林、牧、副、渔业 | ||
1970年 | 82% | 18% | 117元 |
1985年 | 69% | 31% | 345元 |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2)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3)与苏联农业改革相比,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指出图1、图2、图3所示史料同属的类型。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指出图1、图2、图3所示史料同属的类型。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