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氮气 | D.稀有气体 |
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 B.酒精挥发 | C.玻璃破碎 | D.钢铁生锈 |
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A.元素 | B.分子 | C.原子 | D.单质 |
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A.植树造林 | B.使用一次性餐具 | C.垃圾分类处理 | D.绿色出行 |
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B.![]() | C.![]() | D.![]() |
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A.H2﹣2个氢原子 |
B.2N﹣2个氮元素 |
C.O﹣1个氧分子 |
D.![]() |
7.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是助燃剂 | B.煤油是燃料 |
C.液氧是混合物 | D.煤油是有机物 |
8.6000 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 L的钢瓶中,由此说明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分子体积很小 |
C.分子由原子构成 | D.分子间有间隔 |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 |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 |
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
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 |
11.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 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玉米粥 |
pH | 3.5~4.5 | 2.9~3.3 | 6.3~6.6 | 6.8~8.0 |
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 B.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
C.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 |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 |
12.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O2 | 水蒸气 | 适量生石灰 |
C | Al粉 | Cu粉 | 适量稀硫酸,过滤 |
D | CaCl2溶液 | 盐酸 |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
15.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
(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_________;
(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
(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_________.
(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
(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_________;
(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
(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_________.
16.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
(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
17.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青菜 B.馒头 C.鸡蛋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________ 元素;
(2)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食用霉变的食品 B.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C.常喝牛奶或豆浆.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青菜 B.馒头 C.鸡蛋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
(2)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食用霉变的食品 B.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C.常喝牛奶或豆浆.
18.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

(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
19.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_______.
20.如图为硫酸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1)根据该标签写出一条有关硫酸的信息____________(如:硫酸的密度为 1. 84g/mL);
(2)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该标签写出一条有关硫酸的信息____________(如:硫酸的密度为 1. 84g/mL);
(2)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 。
(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____________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
(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2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3.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2Na2O2+2H2O=4NaOH+O2↑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 ②部分变质 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_____ 正确(填序号);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 ;
(3)请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2Na2O2+2H2O=4NaOH+O2↑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 ②部分变质 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
(3)请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请计算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结果)
25.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t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假设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