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 )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 )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 ),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 )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 )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闪,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 )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文中画横线的字注音。“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A.水滴能穿透石头。 |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
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
马和马驹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唯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阴。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他找到父亲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
“我亲爱的儿子,既然有关你的生命,” 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离开这儿 。” 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家 。
马驹听说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怎么快乐,安详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俩只好空着肚子躺下来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去吃。
“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头,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适度节制。”
1.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赞美 赞扬 称赞 赞歌 夸奖 | B.灵便 灵活 便利 方便 灵巧 |
C.愉快 高兴 快乐 快活 开心 | D.温柔 温暖 温和 暖和 温度 |
(一)慈母情深(节选)
作者:梁晓声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jūn)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二)母亲(节选)
作者:三毛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又开始重做评价。
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 ?”母亲还是说不晓。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在这40多年与父亲结合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看到一次她发怨气的样子。她是一个永不生气的母亲,这不是因为她脆弱,相反的,这是她的坚强。40多年,她就如一棵大树,在任何风雨里,护住父亲和我们四个孩子。
她从来没有讲过一次爱父亲的话,可是,父亲推迟回家吃晚餐时间的时候,母亲总是叫我们孩子们先吃,而她自己硬是饿着。巷子里的月光偷偷地溜进窗台,让原本温柔的母亲变得更温柔了。许是怕这清冷的月光带走了菜的温度,于是,不停地催促着我们:“赶紧吃,赶紧吃,多吃点!”说完又靠在摇椅上,微笑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她的余光会时不时地飘向窗外。若是突然楼道里传来“咚咚咚咚”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母亲摇晃的身姿便会戛然而止,嘴角微微上扬,仿佛这靠近的每一步都踩在她的心上……就这样,她等待着父亲归来,岁岁如是。
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
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围裙,系上又放下,没有缺过我们一餐饭。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其他地方走来走去。大门虽然没有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它心甘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回想到这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
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她更周全了。
1.读了语段,我觉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中“我”体会到母亲赚钱的不易。 |
B.“我”的怒声呵斥却换来母亲的一句“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原来,母亲不介意“我”对她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操持家务。 |
C.语段(一)中母亲同事的两次“喊”,衬托出当时家境的贫困,母亲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当时的无可奈何。 |
D.两篇文章都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塑造母亲的形象。 |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
魔语瓶
小老鼠常常很苦恼:“唉,为什么我是一只老鼠呢?大家都不喜欢我,要是我能变成别的就好了。”
魔术师爷爷知道了小老鼠的心事,就送给他一个魔语瓶。只要对它说出自己的愿望,想变什么都可以。
小老鼠回到家里,捧着瓶子想啊想,到底变成什么好呢?
“变只蝴蝶吧!五颜六色的,真美丽。可是,听说蝴蝶活不长,噢,不行,我不要变成短命的蝴蝶!”
“对,还是变只乌龟,乌龟能活好几百年呢。哎呀,也不行,乌龟走起路来又慢又笨,比我们老鼠可差远了。我不想变成乌龟。”
“要不,就变只蚂蚁吧,蚂蚁爬得快、力气大。哦,不行,蚂蚁会被人踩的呀!”
“对,变只小鸟倒不错。鸟儿会飞,会唱动听的歌。可是,鸟儿吃小虫……”想到吃小虫,小老鼠就恶心。
“啊,还是变头大象吧!大象又大,又壮实,多神气!不过……大象住不下我的小屋。”小老鼠现在住在一幢很漂亮的小房子里,要是大象把这房子撑破,那他可不干!
想来想去,每种动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没有一种动物能让小老鼠满意。小老鼠又想,老鼠虽然不讨人喜欢,可也有比其他动物强的地方啊。喏,比蝴蝶寿命长,比乌龟灵巧……
想到这儿,小老鼠心里好过多了。他瞧了瞧手中的魔语瓶,想,还是还给魔术师爷爷吧。魔术师爷爷见到小老鼠,问:“你怎么什么也没变呀?”
小老鼠笑起来了,他说:“我已经变啦!以前,我因为自己是只老鼠,常常不高兴。现在,我变得很快乐。您那魔语瓶真神奇,帮我想了很多事情,谢谢了!”说完,小老鼠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
1.老爷爷送给小老鼠魔语瓶后,小老鼠想变成什么?后来为什么又没有变?请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小老鼠想变的动物 | 长处 | 短处 |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老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大科学家爱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
彩色的梦
清晨,太阳醒了,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爬上地平线。幼儿们醒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从睡房地出来,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活像一群小麻雀。
“咦,那是啥!”不知哪个孩子发现了“新大陆”,许多孩子都跟着跑过去。原来,园里出现了一排新栽的小树苗。树梢还没有长叶,刚刚萌发出几个绿莹莹的小芽。
“哎,快来看,转椅变色了。”又一声清脆的喊声,孩子们立刻又朝那边跑去。果真①原先那油漆剥落的旧转椅焕然一新,轴心是白的,底座是绿的,②小椅子是粉红的,旋转起来,③就像一朵朝天怒放的荷花。
小朋友们做完早操,走进教室,看见每人的桌上都摆着一本彩色的小人书,打开扉页,上面写着“送给祖国的花朵”,话相同,笔迹不同。④窗台上新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红得那样热烈,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
怎么一夜之间突然生出了这么美好的东西?这是谁干的?
孩子们去问老师,老师笑而不语。或许值夜班的月亮知道,孩子们仰起头,可惜月亮已经下班了。或许日夜飘荡的春风知道,可惜春风只留下一支没有歌词的歌。孩子们茫然了,互相猜测着:是离休的老爷爷?是红领巾大姐姐?是爱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还是苗圃的阿姨?……其实,何必要问呢,孩子们,就当着一个美好的、色彩绚丽的梦,留在你们稚嫩的心田吧!
1.用“‖”把文章内容分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