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 )如此,它( )悲观失望,( )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小毛虫一刻也没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临近期限的时候,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以后会怎么样?”与世隔绝的小毛虫问。
□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
时间已到,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的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竞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下,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短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词语是( )A.虽然 不但 而且 |
B.尽管 并不 也不 |
特殊的墙
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机。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墙——不是该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建筑吗?
面对这堵“墙”,我愕然了。这是一堵不平凡的“墙”,它是由堂堂七尺男儿之躯,是一颗颗燃烧着的爱国有民的赤诚的心垒成的。它完全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的万里长城一样震惊中外,甚至比万里长城更伟大。
今天的社会上,不是还有一些人也在筑“墙”吗?他们是贪国家之财,用来堆砌个人的安乐窝。这种人,也许能在这堵“墙”里取得暂时的欢乐,但这堵“墙”迟早是要倒塌的。
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坐不住了。我拿起自己心爱的储钱罐,跑出家门……
1.用课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星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短文以________为题,交代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内涵丰富,耐人寻味。A.母亲陪我看蓝天 | B.为我撑伞 |
C.给我猜谜语,讲故事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
茶乡
①我的家乡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chán)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②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 仓)翠欲滴。那高大挺(拨 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成翡(fěi)翠般的绿衫。
③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lǒu),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寻 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翩,时而又如钢琴家娴(xián)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
④太阳升上了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上回荡。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弥(漫 慢)着早茶的清香,沁(qìn)人心脾,令人陶醉。
⑤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嘠吱嘎吱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茶。
⑥每当我品尝这甘醇(chún)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汉字。A.新鲜的空气中早茶的清香让人感到舒适 |
B.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
A.作者对家乡龙井茶的喜爱之情。 |
B.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
C.对于作者来说,龙井茶就是家乡的象征。 |
D.作者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
乡村图景
(一)
雨中的乡村,朦朦胧胧的,让人感到非常舒服。烟雨中,不时传来几声杜鹃啼叫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奏出优美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乡村的房屋已经洗刷过了,虽然比不上城里的别墅,却有一种干净朴素之美。
(二)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啊!”乡村孩子都叫了起来。原来彩虹出来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一样都不少。,如果你使劲儿往上跳,似乎能抓住彩虹。
彩虹的颜色渐渐淡了,慢慢的消失了……
(三)
这时,小竹林就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了。
村子里的小河边有一片小竹林,每到七八月时,数那儿最热闹了。刚踏进竹林,就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从炎热走进了凉爽。在有空隙的地方,几束阳光溜进来了,风儿也跳着舞来了,竹林中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是竹叶在唱歌呢。
(四)
一转眼,太阳就要落山了。瞧!天边的白云已经换了件衣服,变成了红霞;鸟儿也要归巢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也该休息了……农家菜虽然不比城里的精致,却清淡、爽口,营养也很充足。这些菜还是自个儿种的呢!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乡下人心里多么欣慰啊!
乡村有一些独特的风景是城里远远比不上的。
1.给短文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写在下面横线上。周庄烟雨中
韩静霆
①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
②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chà),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白蚬(xiǎn)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是湖里滋养出的一片荷叶。
③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密而又无痕的烟雨中了。船儿款款地贴着水镇人家的窗根儿,穿过一个桥涧,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忽明忽暗。船儿咿(yī)咿呀呀地自说自话,赶着一群又一群湖鸭。忽然间,船儿打了一个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人家的厅堂!
④在周庄,真好!湿漉(lù)漉的水雾滋养着脸呢,一双干涩的老服也渐渐灵动起来。舌根荡漾着凉丝丝的感觉。我这北方人的喉咙,竟跑出了温软的调子。船娘问我:“向左呢,还是向右?”我说:“随意。”左边是水,右边也是水。这水做的小镇,水做的周庄。不知不觉中,我的性情也变得温柔起来。一切随意!
⑤当然,平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春秋时期,这里被称作“摇城”,北宋元祐年间,得名“周庄”。然而,在这里你看不到太多历史的遗迹。周庄不把过去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该是大师级的吧!
⑥芦花白,菜花黄,云起云落,人来人往。对于周庄来说,一切都是匆匆过客。蒙蒙烟雨中,唯有那份水乡的静谧(mì)和美好,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既是____________句,也是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A.周庄的历史比较短,所以几乎看不到历史遗迹。 |
B.周庄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平和与淡然。 |
C.历史遗迹对于周庄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周庄并没有刻意地去保护这些遗迹。 |
A.沉醉于周庄美景之中 | B.对在周庄看不到历史遗迹感到遗憾 | C.对周庄未来充满期待 |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生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样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荷花村。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池塘里,荷花红红的。小路旁,嫩草绿绿的。瓜地里西瓜圆圆的。山坡下,泉水清清的。
雨过了,天晴了。天空架起了一道七色的彩虹。
青蛙说:“彩虹是座七彩桥,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海燕说:“彩虹是大发卡,戴在大海妈妈的头上,她显得更加漂亮了。”蝴蝶说:“彩虹是大花环,围绕着飞舞,心里无比快活。”
1.荷花村有红红的______________、绿绿的______________、圆圆的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