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从下面各组中各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1)肃静 寂静 安静 (2)宣告 宣布 宣读 (3)热情 热烈 热心
2.文中画“﹏﹏﹏”的语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话题突然转变。B.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
3.这三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
4.阅读文中画“    ”线的部分,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歌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杠国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

他们身后是军乐队。

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未,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升国旗时,军人要行_________;少先队员行_________;群众行__________。
3.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4.结合《开国大典》说一说,为什么每次升国旗以后广场上、金水河畔,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小明于1989年6月(   )了。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肃立  站立
(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   ),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的热烈场面。
2.请根据片段的内容排序。(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骑兵师  ②战车师  ③炮兵师  ④步兵师  ⑤海军
3.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场面时,本段话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文中从“面”上描写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
2.如果把文段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总体理念,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中国梦这一高度凝练的象征性理念,有利于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发愤图强、和衷共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材料二: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级航天员景海鹏,当了多年飞行员,后来又如愿成为首批航天员,“飞天”便是他的梦想;中国运动员武大靖在2018年冬奥会上顶住重压,在男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为国争光便是他的梦想……他们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请你分别写出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材料二中的事例,从第二单元所学课文中选择一个(或一组)人物,说说他(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                  ,分别表达了对       和        的思念。
◆余光中是一位故乡在大陆、生活在台湾的诗人。他现在最大的乡愁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欢乐岛。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 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约 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QOrDeR]]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小题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小题3】缩句。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小题5】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容人很多。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材料《开国大典》片段: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读了文中划线的句子,使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四字词语。
2.“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说明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可以换成“走向”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假如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