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肃立    站立
①三十万人一起脱帽________,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②他________在那儿,一动不动。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诞生    出生
①小明于19896________了。
②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了。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①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那儿也________着许多爱鱼的人。
②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近义词。
汇集—________   擎着—________    提着—________   幽静—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

1947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地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1.给带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战士们心地说……________
A.疼痛B.关切、喜爱
2.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群众所传颂。________
A.B.变成C.
3.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划线的词。
①邓小平政委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单薄:________
②小万的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单薄:________
4.总结本文记叙的顺序。
先写:________;
再写: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一万支礼花连续射入天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________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________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________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________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________接着升国旗。
________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赏析阁。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选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描写。
2.选文中的加点词“郑重”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有什么品格?为何外祖父特别珍爱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是希望“我”做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         )                                   (          )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中“站起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选文描写了升旗仪式、____________的场景。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C.表示声音延长
3.选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人们______之情,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______的气氛。
4.文中加点的“瞻仰”一词能否换成“注视”?为什么?
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