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大片水。在我的脑海里所留存着的故事,其中一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还参与了我的性格、脾气的养成,更是构建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友善(      )                    举世无双(      )
反义词:湿润(      )                    消极(      )
2.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归纳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老祖母(      )                    母亲(      )                    父亲(      )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一个__________句,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这句话,说说自己该如何回报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这一段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一句中“悬”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不是写作者想象的一项是(       
A.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C.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D.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4.仿照例句造句。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春天的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从这句话能感受到作者_____的情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火烧云(片段)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                 )。葡萄灰、(            )、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按原文将括号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各写一个类似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朗读文中画线句子时语速应(       
A.不变B.稍快C.稍慢
3.第二自然段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作者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_____________,而且变化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练习。

我家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各色的月季和红色的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园里种着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还有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用“‖”将短文分层。
2.这段话是按____________顺序写的。小院西面是_______,北面有个_____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_句到第______句,都是在写这里的景色。
3.这篇文章属于(  )的文章。
A.叙事B.写景C.议论
4.用“______”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

胡雪漫

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        )。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绿。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怀着(          )之情,从天池

而下,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呈深绿色,而有阳光的地方呈浅黄色。眼前的视野是那样苍茫,像一个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保护着这绝美的缥缈仙境。我不禁在想,倘若是赶上春天来,春风乍暖,山下万树含烟,百花齐放,山顶却依然白雪皑皑,天池必将宛如一位(        )、粉腮凝眉的仙女,(        )在茫茫白雪中。

       那一夜□思绪只在天池荡漾□天池□生来就是天外圣物□如修炼千年的神秘精灵□被大自然深情相拥□一池震撼心灵的生命之水□豁然洞穿了我稚嫩天真的灵魂□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

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恋恋不舍     色彩缤纷     亭亭玉立       玉骨冰肌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第1自然段按照由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天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了远望天池的样子。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段起___________的作用,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描写了天池独特的美。
(3)第3自然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_____,作者把天池比喻成____,表达了对天池的______之情。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__。我也来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结尾写道:“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除舞蹈,如果让你用语言来赞美一下天池,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芳草地。

大自然的一种现象——

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的魔王,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空气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将来,新型的帆船会在辽阔的海洋上乘风破浪。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      )        辽阔——(      )       造福——(      )
2.短文是怎么写风“变化无常”的?请你把相关的语句用“ ”画出来。
3.短文是按照______的结构组织材料的,并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危害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风的特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
B.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给船加上风帆,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唯一交通工具
C.风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小的危害
D.随着科技的发展,风一定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5.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风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人由______的风雨联想到_________,由飞鸟归巢联想到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和满足,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_________的感情。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      )
(2)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艾青。(      )
(3)诗中“只”字写出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儿女的避风港。(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回眸。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梨黄、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②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③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④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2.填一填。
(1)文中“  ”上补充的词语,都是关于________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火烧云_________的特点。
(2)短文节选自作家________的自传体小说《_________》。
3.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请将对应句子的序号填在表格内。
出现 → 形状变化 → 消失
   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___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gàng)、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wū)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fǔ)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①竹笋           ②竹子         ③竹子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_____。
“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_____。
3.用“﹏﹏”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4.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5.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_____的精神。
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火烧云》片段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在“□”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______的特点。
3.文中说火烧云像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火烧云的又一个特点是_________
4.天上的火烧云还有可能像什么呢?学着文中的句式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