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鹦鹉

我有一对逗人喜爱的鹦鹉,那是爸爸的朋友黄叔叔送给我的。

鹦鹉很漂亮。它们头上的羽毛是绿色的,背部和翅膀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腹部的羽毛却是翠绿色的,就像爱打扮的小姑娘穿了一件连帽的花风衣。

起初,鹦鹉很胆小。每当我给它们喂食时,它们总是睁着珍珠般的小眼睛,紧张地在笼子里,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叫着,好像很讨厌我。可我不生它们的气,我按黄叔叔的方法,边喂食边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没过几天,两只鹦鹉再见我给它们喂食,就翘起尾巴点点头,向我表示感谢。

鹦鹉吃食很有趣。它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啄住一粒小米,仰起头,小嘴,才把米粒吞进肚子里。喝水也一样,它们不会“咕噜咕嘟”地喝,只会啄一口,仰起头,伸一伸脖子,再把水咽下去。鹦鹉吃饱喝足后往往要休息一会儿,这时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像在啄痒痒似的。

鹦鹉就像淘气的小孩儿,很好动。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_____;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终于有一天,我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时,它们也跟着说“您好,您好”。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妈妈直夸我训练有方。

现在,两只鹦鹉已经会说“您好”“早上好”和“晚安”了。如今我正在教它们说“请”“谢谢”呢。

1.把下面描写小鹦鹉动态的词语序号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 一张一合       B. 飞来飞去       C. 跳来跳去
2.这篇文章,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鹦鹉?(     
A.鹦鹉很漂亮。B.鹦鹉很胆小。C.鹦鹉吃食很有趣。D.鹦鹉很淘气。E.以上都是
3.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
(2)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                    (         )
4.阅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长叶了,唯独枣树在懒懒地睡大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直到了四月,那许多小黑疙瘩里才钻出了小尖芽芽,浅黄色,很娇嫩。这小芽芽长得可快了,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浅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总也变不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了,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早早地换了绿绸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按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枣树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些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猫》

外婆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它浑身雪白,没有一点杂色,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团银白色的雪球在地上滚来滚去。它脑袋圆圆的,竖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眼睛,白天总是眯成一条缝,可是到了夜里,简直就像两颗闪光的宝石,发出幽幽的蓝光。

——《可爱的小猫》

1.这两段话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用“_____”画出来。
2.小林:我觉得《可爱的小猫》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猫》写出了作者对猫的讨厌。
小东: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两篇文章都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我还觉得《猫》这篇文章表达的喜爱之情更深一些。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请发表你的见解,并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浓绿的、使人动情的。枝叶里的水分显示出过分的、近乎夸张的旺盛。

雨季逛菜市场,随处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让你张目结舌:这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云南把这种花叫作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有一天早晨,我来到一家小酒店,要了一碟猪头肉,半斤酒,坐了下来。酒店院子里有一棵大木香花,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zā)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本文根据汪曾祺作品改编)

1.请给文章取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
2.雨季,昆明的菌子_____,杨梅黑红,缅桂花_____,木香花________。(写出各自的特点)
3.找出文中描写苗族女孩子卖杨梅的语句,画上“______”。这个句子主要描写了苗族女孩子的(外貌  语言  心理)。(用“\”划去错误的选项)
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芳草地。

老猫(节选)

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wěi);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zhēn zhuó)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quán)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①)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②)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举一个小例子。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它只要有机会溜出大门,但见它长毛尾巴一摆,像一溜烟似的立即窜入小山的树丛中,半天不回家。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

 
1.请用“﹏﹏﹏”画出文中描写咪咪外貌的句子。
2.其实在季老先生的文章中,对虎子也有一段外貌描写:“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这句最可能放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__________处。(填序号)
3.作者先写了老猫的______特点,再写老猫的性格特点,其中性格特点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对这篇文章的情感流露和语言表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语言朴实,娓娓道来,事例翔实可信,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抓住了猫的特点,甚至名字的由来,表达出他对老猫的喜爱
C.作者善于对比,动物与人的对比,更能表现他对动物的喜爱
D.作者主要是想表达对老猫的喜爱,只是为了突出它敦厚的特点才写的另一只猫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现代文阅读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说一说课文中说小猫可爱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猫的几个句子,至少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用“__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第2自然段围绕第1自然段具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
2.第2自然段中的“屏息凝视”是作者对猫的________描写。读到这个词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我们体会到(   )
A.作者喜欢乖巧、尽职的猫,不喜欢它的古怪。
B.作者对猫的爱如对儿女一样,无论猫是古怪还是贪玩,在他眼里都可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巴金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里,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影子狂吠。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起来。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

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

这样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走了。狗立刻追上来。

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

“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语。

它后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却不像先前那样地“恶”了。

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就对准狗打过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

我望着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

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1.简单概括“我”小时候怕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最能表现“我”怕狗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一个表明“我”不怕狗了的语句;用“~~”画出一个表明狗怕“我”的语句。
3.读短文,把正确答案填到括号里。
(1)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叙述“我”对待狗的态度变化的。
A.看狗 怕狗 打狗 笑狗    B.怕狗 看狗 打狗 笑狗
C.打狗 看狗 怕狗 笑狗    D.怕狗 看狗 笑狗 打狗
(2)“我”长大后为什么不怕狗了?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A.“我”的个子渐渐长大了       B.狗不再咬“我”了
C.“我”觉得怕狗是一件可耻的事  D.“我”找到了对付狗的办法
4.文中重点描写的狗是一只什么样的狗?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狗”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困难,或者是我们的敌人,那么作者对待狗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猫(节选)

星期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三妹立刻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很有趣,也很活泼。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丢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始终没寻见。

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有删改)

1.“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中,“我们”一家“提心吊胆”的原因是(   )
A.小猫很活泼B.小猫爱晒太阳C.小猫会爬树D.怕小猫丢失
2.下列句子是对人物哪方面的描写?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1)“三妹,小猫呢?”(______
(2)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______
(3)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______
3.从文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小猫怎样的感情?(   )
A.喜爱B.讨厌C.害怕D.失望
4.下面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养小猫令家人很伤神。
B.小猫很淘气,让人担心。
C.家人对小猫有深厚的感情,小猫丢失后家人很痛心。
5.第1自然段画线句中的词语“居然”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提到“小猫很有趣,也很活泼”,请你展开想象,从几个方面把小猫的有趣和活泼写具体,注意用到文中有关小猫有趣、活泼的信息,并用上冒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欣赏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用“√”标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牙齿(______),门牙(______)。它的四肢(__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_____)。
4.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文中对刺猬外形的描写,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它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