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延伸阅读

一天,马妈妈和小马在田野里吃草。马妈妈说:“孩子,我先回家了,你自己在这儿吃吧。遇到意外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

小马自己愉快地吃着草。突然一只狼跑了过来,小马一看不妙,赶紧逃跑,狼就在后面紧追。

小马渐渐跑不动了,眼看狼就要追上来了。他想起了妈妈的话,遇到意外的事要沉着、冷静、机智。

小马停下来,说:“狼先生,我的脚上扎了一个大蒺() 藜()。你不把它拔出来,吃我时会被        )死的。

狼想:小马的话有道理。于是他走到小马后腿旁边,准备拔蒺藜。

这时,小马使足劲一        ),把狼踢出去很远。狼重重地        )在地上,        )得        )嗷直叫。

1.查字典,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填在括号里。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乐——(       )                    逐渐——(       )
3.短文哪里表现出了小马的沉着、冷静、机智? 用“﹏﹏﹏”在短文中画出。
4.小朋友,你从小马身上学到了什么?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享受阅读的快乐。

枣红马

和妈妈一起生活的枣红马渐渐懂事了。这天,妈妈见邻居家的小马驹被伯乐相中,成了千里马,问道:“孩子,你想成为千里马吗?”

“妈妈,人家爸爸是千里马,我呢?全家跟千里马没有一点关系,哪有机会呀?”“是吗?”妈妈听后,思索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第二天,妈妈带着枣红马,到草原上练习跑步。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又领着枣红马来到条件恶劣的荒郊、沙滩,接着又来到崎岖的山道。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他们都坚持天天练习跑步。

三年后的一天,枣红马参加了草原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赛跑大会。只见枣红马风驰电掣(chè),一路遥遥领先,战胜了邻居家的千里马,获得了冠军。妈妈见枣红马手捧冠军奖杯回家,问道:“孩子,你现在觉得有机会了吗?”

“妈妈,我知道了,努力了就会有机会。”枣红马笑着答道。

1.联系上下文,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1)“风驰电掣”的意思是( )
a.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b.风吹着,电闪着
(2)“遥遥领先”的意思是( )
a.先跑得远远的          b.远远地跑在最前面
2.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枣红马在问妈妈成为千里马的机会在哪里
B.枣红马认为自己没有机会成为千里马
3.参加大会前,妈妈带着枣红马是怎样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4.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________   烦躁---________
2.为了使禾苗赶快长高,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3.结合前后文,推测一下词语的意思。   
揠苗助长:________
筋疲力尽:________
4.我觉得这个人的办法________,因为________。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小朋友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培优题】课外阅读。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tī)破了。

——可怜的门,自打安上那天起,几乎就没一天不挨踢。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撒欢尥(liào)蹶(juě)子的年龄。用脚关门,早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学校教导员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入门的警示语,什么足下留情”“我是门,我也怕痛,诸(zhū)如此类。可是,不顶用。

大厅门破的那一天,教导员找到校长:干脆,换成大铁门——他们脚上不是长着牙吗?那就让他们去那铁家伙吧!

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定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旧门被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一扇玻璃门。

新装的大门似乎挺带人缘(yuán)”,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fēi)旋转,灿灿的金子洒了少年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少年们的心感到了爱与被爱的幸福。

1.为什么开始贴有“足下留情”等警示语的门还是被踢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门和玻璃门哪一个坚固?为什么校长不换铁门而偏偏选择玻璃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扇玻璃门真的有“人缘”吗?它为什么没有挨过一次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朵云,他长得像一只绵羊。就因为这样,其他的云都笑话他。

这朵云伤心地哭了。他哭得太伤心了,眼泪化成了雨落在地上。地上的人们纷纷撑起五颜六色的雨伞。这画面真有意思!那朵云看到以后突然笑了起来。他笑得整个身体都厉害地抖动着。这时,他已经不再像绵羊,而是像一张又大又软的床。

到了晚上,月亮来到他身旁。看到这样一张舒服的大床,月亮忍不住轻轻靠在上面,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这朵云受宠若惊,于是他铆(mǎo)足了劲儿,让自己变得更加厚实。他想让月亮在自己怀里好好睡上一觉。

这下,那些曾经笑他丑的云再也不笑他了。相反,他们说:“你真是最美、最柔软的云朵。你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我哭了,又笑了。”他想了想,补充道,“但我从没笑过任何人。”

1.那朵云伤心地哭了,是因为(    )
A.他觉得自己丑
B.其他的云都笑话他
C.他长得像一张小床
2.那朵云突然笑了,是因为(    )
A.他哭得太伤心了
B.他想要变成一张又大又软的床
C.他看到地上的人们纷纷撑起五颜六色的雨伞,觉得很有意思
3.是什么让那朵云受宠若惊?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其他的云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_段话。
2.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
(1)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
(1)西红柿的_____________ 好吃。
(2)萝卜的______________ 好吃。
(3)白菜的________________ 好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小练笔。

提示:图上画着谁?它在哪里?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下 雨 了

   下雨了,天阴了,云低了,太阳躲起来了。
燕子掠过树梢,鱼儿跳出水面,蚂蚁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不一会儿,滴答,滴滴答答……小雨点落下来了!它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它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银线,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又像在跳舞……
我们不怕雨,光着头,光着脚丫,追着雨花跑,有的手提凉鞋,有的披雨衣,有的挥动小棍,像一群小鸭……在雨中,我们上学去。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写到的动物有(  )。
A.燕子、鱼儿、蚯蚓B.燕子、牛儿、蚂蚁C.燕子、鱼儿、蚂蚁
3.用“   ”画出描写“我们”雨中上学去的情景。
4.下雨了,下列哪只动物会很活跃?在下面的框里涂上颜色。
小鸡    小鸭     小狗     小蜗牛
□       □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身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身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阿姨请教。松鼠阿姨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决定问问山羊奶奶。山羊奶奶说:“那得(dé děi)量(liánɡ  liànɡ)一量才知道。”山羊奶奶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奶奶帮他做新衣。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不大不小正合适。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共有______句话。
3.小猴做新衣,先请教了__________,然后请教了__________,最后请教了__________。
4.小猴最后听了__________的话,买了__________布。
5.小猴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猴子修路

山连着山,岭接着岭,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一天,一群猴子聚集在一起议论开了。

灰猴说:“什么时候能有一条出山的路就好了。如若有谁牵(qiān)头,我愿献出铺路的石料!”

黑猴说:“如果有了铺路石,我愿意无偿运输。”

黄猴说:“如果铺路石运来了,我愿意义务铺砌(q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修路仍停留在猴子们的嘴上,每当他们想出山时,总是失望地叹息:“这路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啊?”

燕子听见了,边飞边说:“你们这样子,路永远也修不好。因为嘴说千遍,不如________。”

1.“议”和“论”意思相近,“议论”的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
A.聚集B.失望C.铺路D.牵头
2.“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这是为什么?用“     ”画出来。
3.联系上文想一想,文中横线处燕子说的最可能是(   )
A.做百遍B.手做一遍C.认认真真做一遍D.多做几遍
4.你猜猜看,最终猴子们能出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