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C.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D.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我家门口有一个古老的磨盘,从我记事起,就看到这磨盘一直竖在那里。爷爷告诉我:“这磨盘虽然不值钱,但子子孙孙都不能丢弃。”“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

爷爷告诉我,我们家祖上很穷,曾经几代人都在这厚重的磨盘上寻找出路。推石磨是笨重的体力活,没有钱买牲口,脱粒碾轧全靠人力。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人来磨面。这时,老太爷就开始为下一顿发愁了。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磨麸皮的,老太爷开心得不得了,他笑呵呵地把麦子撒在磨盘上,盖上另一片磨盘,把杆子勒在腰间开始推着磨盘转圈。头几圈还不算费力,到后来,连吃奶的力气都用尽了。劳作结束,主家拿葫芦瓢从里面舀—勺,这便是劳作的工钱,也是全家活命的口粮。

这磨盘上并没有刻字,但任何人看到这磨盘,都能读出“勤俭”二字。现在,我已经明白为什么爷爷要让我永远保存这磨盘,他是想让我______。

1.本文共3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分钟。
2.读第2自然段,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几个画面:无米下锅着急图、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这情景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3.想一想爷爷让“我”保存磨盘的目的,选出填入文章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       
A.忆苦,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
B.保护文物,保护环境
C.一直保存让磨盘增值,卖个好价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一(xíng)人   (héng)B.(xié)调有(xù)   人影绰(cuò)
C.(fú)下身子   (shú)语D.(zhǎnɡ)潮   脱鞋(miǎn)裤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短文,回答问题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呛(liàng qiàng)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在文中标出,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三、四句话,用“____”划出写实在事物的句子,用“~~~~”划出写联想的句子。
3.下面几句话中,哪一句最能确切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①文章赞扬了小姑娘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行为,好品质。(               
②文章赞扬了盲人伯伯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③文章赞扬了盲人伯伯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表达了小姑娘要像盲人伯伯那样做人的决心。(        
4.给文章分段的方法一般有:(        )        
①按事件发展的顺序;        
②按时间顺序;        
③按地点变换的顺序;        
④按“总—分—总”的顺序。          
你给这篇文章分段采用了第___种方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搭石(节选)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流水___________   月光___________   笛声___________
2.请用“﹏﹏﹏”画出这几段话的中心句。
3.用小标题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找出第一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表现出家乡人什么样的品质?
(1)动作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第2自然段,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是那么协调(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yàn     yàng)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在文中空白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找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怎样走搭石了吗?简单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你计阅读《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思考一下,看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除了看到的画面,你还读出了哪些看不到的动人情感。试着填写表格。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

爱美大概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也不例外。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深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背影。我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种的花。

许多年后,我又来到德国,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一个朋友问道:“离开德国这样久,你发现这儿有什么变化吗?”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在德国,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我觉得这种做法颇耐人寻味。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反义词。
①如果别处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   ________
②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练习。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才能过溪。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 jiàn)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 sh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cǎi chǎi)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 c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用“√”选择文中汉字的正确读音。
2.在“[ ]”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理所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调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搭石?在文章中用“____”画一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       
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