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________)是蒙蒙细雨的夜晚,(________)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3.对画“____”的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静态描写的手法,展现了夏天的有趣。
B.夏天的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即使是雨夜也无妨,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
4.选文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细致地描绘了夏天夜晚的美丽景色。请仿照选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家乡最美是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阅读。

校园的四季

我爱我的母校,我爱校园的四季。

春天,校园里散发出淡淡的花香,吸引着顽皮的孩子们;小鸟在树梢上歌唱,缓解了孩子们的疲惫。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吸收太阳的光芒,大树用苍老的枝干给孩子们架起了一座座大房子,周围的小虫子也随着鸟儿的歌声跳起了舞。春天把校园变成了乐园,真是有趣啊!

夏天,校园里一片绿色,仿佛所有东西都变成了绿色的。有时燥热好像减轻了许多,阳光也好像变成了绿色的。大树的叶子为孩子们建起了一座座绿色的大亭子,孩子们在亭子里面玩耍,让这个绿色的大校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秋天,是金黄的秋天。傍晚,火烧云布满了天空,金黄色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为孩子们织成了一条金黄色的毯子。同学们在“毯子”.上收集科学课上需要的材料,秋天的校园变成了金黄色的“博物馆”。

冬天,校园里一片白色,只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轮廓。雪花像朵朵棉花落到地上,为大地盖上了棉被。孩子们在“棉被”上踩来踩去,给被子染上了颜色。真是有趣!

这就是我的母校,我爱校园的四季,我爱我们的校园!

(有删改)

1.这篇短文按照______顺序描写了校园四季的景色。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3.校园里各个季节的景致不同,春天______,夏天______,秋天______,冬天______。(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4.文章结尾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是(    )
A.首尾呼应B.埋下伏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读周庄

①周庄是一篇散文,推手则是青石桥。

②一阕一阕的雨,很缠绵、很轻松地从远处移过来,叮当地洒在青石桥的一些古朴的旧事上,沿河、沿街、沿桥的垂柳一层层地将雨水递过去,犹如击鼓传花。

③我不知道,一天的雨水将会使多少颗种子发芽,但我坐在周庄的茶楼里,多少有一点飘飘欲仙的感觉。我开始大声地朗读,周庄很坦诚,让我无须思考便能有节奏地读出她的韵味,每每读这样优美的散文都能使我获得一阵阵快感。小桥横卧,倒映水中,宛如江南女子怀中的琵琶。行走在青石桥上,便感觉有一种最原始的音乐和琴键被踏响。仿佛是为了陪衬这般叫人痴醉的场景,某个青瓦白墙,木栅花窗,前门是街,后门是河的小楼里,便真的有佳人正拨弄琴弦,咿咿呀呀地唱一曲评弹。吴侬软语,轻舟嬉波,阿婆茶醇厚如酒,这时候丝丝缕缕纠缠着你的,一定是江南的味道

④两岸垂柳婀娜过来,像一道温柔的闪电却被青桥拦腰二束。青石桥之于柳树,便如妇人头上束发的头饰,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点缀。水巷中游船如织,于柳絮中来来往往,如梳理美人云鬓,古朴的青石桥便开始有一些浪漫,些温馨。

⑤从茶楼里看出去,临水人家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宛如竖起的琴架,次第编排。装点青石桥的,是一河流觞□是一树绿荫□是一巷古意是□一船诗韵或流云□或花香□或一千年的光阴,便意会周庄的日子,是一行一行的,一格一格的,一座桥一座桥排列起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江南水乡的景色清新而又美丽,小巧而又精致,充满水墨画的情调。若有红男绿女走在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小桥流水间,风便添上了许多水印,淡淡轻轻,格外柔和。快读周庄,双桥便是文眼,这枚水做的月亮,挂在周庄的胸口上千年,正在用记叙的手法回忆过去。也许就是一个雨夜,也许就是一个诗人的妙手偶得,双桥便化入文章,成为一个精彩的句子在水巷深处散发光芒。

⑥大大小小的青石桥,扭七拐八,将周庄家家户户层叠几折的河埠头连成一体,连成个庄子。这些青石桥,使周庄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周庄的日子,便真的长势喜人。

(注释)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上图为周庄双桥。

1.短文写了很多周庄的美丽景物,其中重点详写的一项是()。
A.雨丝B.茶楼C.垂柳D.青石桥
2.依次在第⑤段的□内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B.,;,、、,,C.,,,、、、、D.、、,,、、
3..对第⑤段画“”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庄古镇的标志性景点是双桥
B.作者把周庄比作一位美人,月亮就挂在这位美人的胸口,为周庄的美锦上添花
C.句中“水做的月亮”指的是双桥映在水中的倒影
D.如果说周庄是一篇精美的散文,那么双桥就是其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文眼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全文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
B.第③段“这时候丝丝缕缕纠缠着你的,一定是江南的味道”,句中“江南的味道”指的是阿婆茶的独特香味
C.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庄的美
D.青石桥宛如散文的线索,将家家户户连成了一个庄子,所以说“周庄是一篇散文,推手则是青石桥”
5.请分别用“_____”和“”画出一个描写动态景物和一个描写静态景物的句子。
6.周庄景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拓展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忽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觉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池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是嫌这儿过于寂静吧,于是伸长脖颈有节奏地叫着。它们把水面荡出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sì shì)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锦缎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骑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大雁。村里的孩子们立刻闭上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hē hè)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理解下列词语。
领悟:______________      平添: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拟人句,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并说说是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抓住秋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哪些明显特征来写本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描写的景物“天空、小池塘、枫叶、白鹅、大雁”中,哪些属于静态描写?哪些属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四季之美

①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有鱼肚巴的天空,染上的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②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晕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③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④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作者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不同时段的景致。概括本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抓住每一自然段的第________句话。
2.第③自然段,描写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三幅画面来表现秋天黄昏之美。你最喜欢第______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文章写法的描写,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抓住天空颜色的变化,写出了黎明的色彩美。
B.第②自然段抓住夜晚飞舞的萤火虫来写,写出了景致的动态美。
C.第④自然段抓住早晨的落雪和白雾来写,画面感很强,呈现出和谐之美。
4.对于文本的朗读建议,错误的一项是(  )
A.朗读第①自然段,节奏要舒缓、轻柔。表现出黎明的安静。
B.要想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语调应激昂。
C.朗读“翩翩起舞”“闪着朦胧的光”等词语,语速稍快,读出轻快灵动。
5.下面加点字词用得好,请写出好在哪里。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第③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校园最美是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欣赏。

树的智慧

幼时,天性有些好静不好动的我,总在一两里见方的村中打转。

一天,放牛的我为了争夺一片青草,与一个同伴大打出手。被父亲拉走的我,扬言与同伴还没有完。

一边往家走,父亲一边对我说:“何以不好好待同伴,这样对谁都不好呵!”

我说:“世界不就是这样吗?”我用手指了指风中飘荡着的蒲公英,“它们让自己变得很轻巧,不就是为了能多占一点地盘吗?还有那些野豆子,它们熟透了,便‘啪’地一声,让自己弹射出好远好远,不也就为了争取一个更宽松的生存环境吗?连花花草草都能这样,何况人呢!那青草本来是我先发现的,他却赶着他的牛去吃。我当然不能让他随随便便占我的便宜啦!”

听了我这番慷慨激昂的话,父亲没说什么。

那是在大约一个月后。父亲带着我走出了几里地,那可是我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有好大一片草地,草地的中间,有一棵耸入云天、郁郁葱葱的我叫不出名字的大树。更让我惊奇的是,树下足有方圆一分多地的地方,光秃秃的,不见一根花草植物。

父亲说,在这棵树小的时候,也曾有许多花草与树争夺地盘。树却从不与它们计较,它只是攒足劲,一个劲地向高处长。那些曾与它争抢地盘的花花草草如今不见了踪影,而这树却睥睨尘世,傲视蓝天。

我说:“我懂得了。这世界是那些心怀蓝天、志向高远的人的世界。那些目光短浅,只是如纷纷扰扰的小草一般的人,要么永远纠结缠绕匍匐在地,要么会从这个世界上销声匿迹。”

真正的树的智慧就是着眼高远不断做大做强自己,那些目光如豆只想在身边抢占地盘的树,只不过是树中的愚蠢者、渺小者罢了。

一个真正能拥有树大智大慧的人,他也就拥有了浩瀚劲伟的不凡人生。

[[QOrDeR]]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慷慨___)激昂——__________________
睥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匍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销声___)迹——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父亲说打架不好,“我”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说服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觉得“父亲”是个怎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下文,请你说一说文章写第一自然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A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露的样子。)

③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④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⑤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B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⑥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C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B.总—分C.总—分—总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参考文中(A)处的批注,在原文B、C两处,任选一处加上批注。
答:我选(_____)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家乡秋夜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_____)    安静—(_____)     丰收—(_____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________)   颜色(_______)    热闹(_______
生机(________)   美不(_______)    丰硕(_______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
5.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   夏天:_______
秋天:_______   冬天: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