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树治病
一棵老树生了病,有些叶子黄了。
一个医生飞来,落在树上。他用嘴这里敲敲,那里敲敲,找到了生虫子的地方,就啄一个洞。他伸进长舌头,把虫子一个一个地钩出来吃。吃完虫子,张开翅膀飞走了。
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慢慢地长出新叶子来。
这个医生就是啄木鸟。
1.本文有_____个自然段。小猴做新衣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裳。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用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服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
1.小猴做新衣,先请教______,再请教______,最后请教______。A.松鼠的话。 | B.山羊的话。 | C.大象的话。 |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
小花猫有一对尖尖的小耳朵,总是直竖着。一双圆圆的眼睛好像两颗透亮的珠子。它的嘴边长着细细的胡子,我知道那是用来量老鼠洞口大小的。小花猫全身长满了黄一道、黑一道的花纹,只有四个爪子是白色的。它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总是来回摆动。
白天,小花猫总是爱睡觉,嘴里还不停地打呼噜。一到晚上,它就这儿走走,那儿看看, 好像在侦察老鼠的活动。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花猫。
1.读短文,再连线。北宋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孩,他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正好摔到一口又高又大的水缸里。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水哗哗地流了出来,缸中的小朋友得救了。
1.用“____”画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句子。
乌鸦把小石子(zi zǐ)一颗一颗地放进(jìng jìn)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shēn shēng)高,乌鸦就喝着(zhe zháo)水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聪明 | B.善良 |
红领巾真好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是机灵的小鸟,扑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清晨,林中谁最早?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崭新的木片上写着“不许打鸟!”小鸟在树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短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它们同时来到桥当中,白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它们谁也不肯让谁,就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句话。小山羊和小鸡是好朋友。小鸡请小山羊吃虫子。小山羊说: “谢谢你,我不吃虫子。”
1.小山羊和小鸡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