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①有鬻②盾与矛者,誉③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④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⑤,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⑦能应⑧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楚人:楚国人。②鬻(yù):卖。③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④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⑤利:锋利。⑥以:用。⑦弗:不。⑧应:回答。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誉之曰”中“誉”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
B.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好坏都有,毁誉参半。 |
C.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心里感到非常惭愧。 |
狼和狐狸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借此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精神去注意谁来谁没来。
“啊,大王,”狼趴在老虎的耳边低声道,“大家都来看您,祝您早日康复,只有狐狸没有来,不知怎的。”
老虎被激怒了。命令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们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啊,大王,您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说您病了,马上就给您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了什么药?”
“治疗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
狐狸一点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治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A.老虎生病了,没有一点精神。 |
B.老虎生病了,百兽都去探望。 |
C.老虎生病了,百兽都去探望,狐狸没有去。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上,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遽:马上,急忙。②契:用刀刻上记号。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1.用“ ”画出塞翁说的话。A.“赛马失马”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
B.“塞翁失马”比喻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可能转变为好事。 |
C.短文中的塞翁是一个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
我要一本书
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他躲在板棚里看书。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héng)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chán)蜍(chú),而为月精。
(注释)①羿:尧时的善射者。②请:求。③西王母:仙人名。④姮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读改姮为嫦。A.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请:求) |
B.窃之奔月 (窃:偷看) |
C.而为月精 (为:成为) |
D.托身于月(于:在) |
A.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于是就住在月宫中。 |
B.后羿和妻子嫦娥一起偷吃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 |
C.后羿的妻子嫦娥偷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偷吃药。 |
D.后羿的妻子嫦娥一起偷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偷吃药。 |
A.玉兔 | B.桂树 | C.吴刚 | D.蟾蜍 |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⑤矣!予⑥助苗长矣。”其子趋⑦而往⑧视之,苗则槁⑨矣。
注释:①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②长(zhǎng)——生长,成长。③揠(yà)——拔。④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⑤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⑥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⑦趋:快步走。 ⑧往——去,到……去。 ⑨槁(gǎo):草木干枯。
1.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这个人要从_______到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