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看谁对得快。(10分)
(1)绳在____________________断,冰在____________________裂。
(2)亲身下河知__________________,亲口尝梨知__________________。
(3)莫看____________________,要看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不出苍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不出雄鹰。
(5)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乌鸦不明白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   )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   )子,那该有多好啊!可乌鸦想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   )的歌,得每天清晨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   ),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
乌鸦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快速飞走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2)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分)
(3)百灵鸟能唱出动听的歌,是因为:(  )(2分)
A.百灵鸟天生有副好嗓子。
B.百灵鸟每天坚持早起。
C.不管春夏秋冬,百灵鸟坚持早起练习。
(4)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3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创新习作天地。(20分)
同学们,你们的自我介绍一定写得很成功吧!那么,请你用生动的笔墨把你的同桌介绍给大家,你能做到吗?相信你一定能抓住同桌的特点,成功地写出这篇习作。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4分)
例: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1)到公园去玩,我怎么会不高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更羸一共说了     句话。第一句话写更羸看到              ,听到              。(3分)
(2)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2分)
(3)大雁叫得悲惨是因为                                                。(2分)
(4)只拉弓,不用箭就把一只大雁“射”下来了,那是因为                         。(2分)
(5)由此,我们感受到,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了下来,是因为他善于         、善于         的结果。(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猴子听说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化,滋润皮肤,就从果园里偷挖了一棵杏树,种在自己家门口,天天浇水、施肥,等待将来吃杏子。
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门口榆树上的一只老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兄猴兄,你怎么种杏树呢?有句农谚说‘杏四桃三’,杏树四年才能结果,你等得及吗?”
猴子一想:“对,四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拔掉了杏树,改种了桃树。
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乌鸦又“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兄猴兄,你怎么种桃树呢?有句农谚说‘桃三樱二’,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有耐心等吗?”
……
就这样,这只没有主见的猴子,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树,种了一辈子果树,到头来什么果子也没吃到。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2)小猴子种果树的先后顺序是:                     ,结果              。(2分)
(3)猴子“到头来什么果子也没吃到”的原因是(     )。(2分)
A、果树是猴子从果园里偷挖的,因此不能成活。
B、猴子不会种果树,没能及时浇水、施肥。
C、猴子没有主见,轻信别人的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30分)
这次习作写一写自己,可以写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题目自定。(30分)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画杨桃》选段(16分)
老师让(rànɡ  yànɡ)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jiăo  jué)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sì  shì)。他们的教诲(huǐ  huì)使我一生受用。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我会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陌生—(     )   怀疑—(     )   哭—(   )
(3)短文中“熟悉”的“熟”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应选    。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 ②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③习惯,常见,知道清楚。④精通而有经验。(3分)
(4)我会选词填空。(3分)
虽然……但是……   ……因此……  如果……就……
①(     )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     )不同。
②今天下雨,(     )展期推后。
③杨桃(     )被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5)用文中带点的词说一句话。(2分)
                                                                              
(6)老师说的话中哪句最重要?用“ ”画下来。并说说读了老师的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30分)
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题目自定,可以写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等。 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我》……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时候一名射箭能手。只要他的弓一拉开,野兽就翻倒在地,飞鸟就会掉下来。他有个徒弟名叫飞卫,跟他学习射箭,本领却超过了他。
有个名叫纪昌的人,想跟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应该先学会不眨眼,然后才谈到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紧紧地盯着脚踏板。这样苦练了两年之后,即使用锥子刺到他的眼眶,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纪昌把学习的情况告诉给了飞卫。飞卫说:“这怎么行啊?还必须锻炼眼力才行,练到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大,把不明显的东西看得很清楚再来见我。”
纪昌回到家里,就用一根牦牛尾的毛拴了一只虱子,吊在窗户上。每天朝着南面,目不转睛地望着。不到十天工夫,便把虱子看得渐渐大了。三年以后,再看那虱子竟大得像车轮一般。一箭就穿过了虱子的中心,而那根牛尾毛却没有断。他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飞卫,飞卫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纪昌的肩说:“你已经把射箭的技巧学到手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纪(   )昌   虱(   )子
2.第1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第一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飞卫的师傅,飞卫是________的师傅。
4.“这怎么行啊?”把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夸张句。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