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 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想想下面黑体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危在旦夕”形容 __________   。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既然孩子这么小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加点的字。
使弈秋二人弈 _____
鸿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_______
思援弓而射之 _____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A.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
B.代词,代指鸿鹄:
C.助词,相当于“的”:
D.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善弈者也 _____
②一人虽听_____
③思援弓缴而射_____
④送孟浩然广陵 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虽之俱学 _______
②思弓缴而射之 _____
4.用文中的话说说后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主要说明的道理是    
A.学习应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C.学习应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理解。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wéi   wèi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wéi   wèi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写出“之”在下面句子中的意思。
①通国善弈者也_______
②一人虽听_______
③思援弓缴而射_______
④虽与俱学_______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读出 _____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读出 _____的语气。
A.反问     B.疑问     C.否定     D.肯定
(4)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      ”画出来。请分别用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一个             ,一个             
(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B.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文言文《学弈》,完成后面的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根据原文填空。
(2)用文中的话说说一人“虽以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_____
(3)请用成语分别评价两个人的学习,再说说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一学生:_____
另一学生:_____
启示: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通国之弈者也 _____
是其智弗若与?_____
(2)本文作者用 _____的写作方法叙述了两人对待学弈的态度。学习态度的不同,导致学习的结果是“_____”。(填写文中的原句)
(3)翻译下列句子。
惟弈秋之为听。
(4)《学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之:A.代词,指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B.代词,指鸿鹄       C.助词,相当于“的”   D.代词,指弈秋的教诲
1.弈秋,通国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     )       
3.思援弓缴而射(     )
4.虽与俱学(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之:①助词,的;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③指弈秋的教导;④指鸿鹄。
思援弓缴而射(        )通国善弈者也(        )
虽与俱学(        )一人虽听(        )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B.使弈秋诲/二人弈
C.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D.为/是其智/弗若与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人同时学棋,为什么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___家学派代表作,与《论语》《____》《____》合称“四书”,作者是____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而儒家学派另一部代表作《论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诲:______          鸿鹄:______          援:______          俱: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
__________
4.文中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表现有什么不同?(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________               ________
5.哪一句话是对弈秋的评价?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6.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天地。

学弈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文中加点的两个“之”字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指弈秋的教诲       B.他             C.指鸿鹄
3.两位学弈者态度有何不同,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人是___________,一人是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具体事例说说这篇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弟若与?曰:非然也。

1.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二人弈_______________             ②非_______________
③思援弓而射之_________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弃者也”判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举例写一写在生活中你经历过,或看到过、听到过的此类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