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缓慢——(       )        慌张——(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引吭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局促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善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与鸭的________对比,写出鹅________的特点。
4.选文中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用“﹏﹏﹏”画出相关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傲慢”是一个贬义词,作者用在这里是批评鹅高傲、目中无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在选文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结合选文,总结一下猫的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表现小猫“尽职”的语句。
4.对加点的语气词“吧、啊、呢”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些词使句子读起来更自然、亲切。
B.这些词可有可无,去掉后表达效果不受影响。
5.选文第3段中“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______jú cù)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______jīng jù)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选自丰子恺《白鹅》)

1.默读上而文段,看拼音,补充词语。
2.作者为了写鹅的步态,和鸭的步态进行了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白鹅》一文,有同学的读书思考笔记是这样写的: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课文的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请写下你读本文后的读书思考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要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表现小猫们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第一句与后文__________是关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小猫们的__________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几乎和长脖子一般粗了。①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两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的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miáo)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②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

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丹顶鹤真有意思!

1.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本文的结构是(  )。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3.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赏析。
(1)句①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句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鹦鹉

我有一对逗人喜爱的鹦鹉,那是爸爸的朋友黄叔叔送给我的。

鹦鹉很漂亮。它们头上的羽毛是绿色的,背部和翅膀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腹部的羽毛却是翠绿色的,就像爱打扮的小姑娘穿了一件连帽的花风衣。

起初,鹦鹉很胆小。每当我给它们喂食时,它们总是睁着珍珠般的小眼睛,紧张地在笼子里,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叫着,好像很讨厌我。可我不生它们的气,我按黄叔叔的方法,边喂食边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没过几天,两只鹦鹉再见我给它们喂食,就翘起尾巴点点头,向我表示感谢。

鹦鹉吃食很有趣。它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啄住一粒小米,仰起头,小嘴,才把米粒吞进肚子里。喝水也一样,它们不会“咕噜咕嘟”地喝,只会啄一口,仰起头,伸一伸脖子,再把水咽下去。鹦鹉吃饱喝足后往往要休息一会儿,这时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像在啄痒痒似的。

鹦鹉就像淘气的小孩儿,很好动。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_____;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终于有一天,我教它们说“您好,您好”时,它们也跟着说“您好,您好”。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妈妈直夸我训练有方。

现在,两只鹦鹉已经会说“您好”“早上好”和“晚安”了。如今我正在教它们说“请”“谢谢”呢。

1.把下面描写小鹦鹉动态的词语序号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 一张一合       B. 飞来飞去       C. 跳来跳去
2.这篇文章,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鹦鹉?(     
A.鹦鹉很漂亮。B.鹦鹉很胆小。C.鹦鹉吃食很有趣。D.鹦鹉很淘气。E.以上都是
3.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它们有时在笼子里跳上跳下,;有时用玉色的细爪抓住栅栏,上下来回地跳跃;有时还跳上吊环,仰起头,挺起胸脯荡秋千……(         )
(2)它们常常用弯钩似的小嘴儿在身上东啄啄,西啄啄。                    (         )
4.阅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漂亮,乖巧,训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 ① ),眼睛( ② ),身体(③ ),四肢(   ④ ),(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 ⑥   )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在文中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词语填入相应序号内,把内容补充完整。
玲珑       清秀       矫健       轻快       常常       闪闪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__________文,课文从面容,(          )(          )(        )(        )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样子,其中具体介绍了它的(           ),本单元还有一篇这样的体裁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留去,不会落在窝里。

1.片段围绕“松鼠的窝”依次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松鼠建窝的步骤是怎样的?请完成下列图表。

2.“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句中“勉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批注


1.作者写人的表现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描写,写鹅的表现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描写。
2.从文段中可以感受到鹅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我们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你觉得画“      ”的句子写得好吗?请在文段旁的泡泡里作批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长叶了,唯独枣树在懒懒地睡大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直到了四月,那许多小黑疙瘩里才钻出了小尖芽芽,浅黄色,很娇嫩。这小芽芽长得可快了,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浅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总也变不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了,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早早地换了绿绸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按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枣树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