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借助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这段话的内容。

2.比较下列短语,完成填空。
用身子你的腿→用身子摩擦你的腿
“蹭”虽然是“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猫_______的特点,也能体现作者对猫的_______之情;一个“蹭”字,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的动人场面。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
3.文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文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白鹅。
2.文段中写出了鹅步态傲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蕴含着作者对鹅的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文段第一自然段把鹅的叫声与____________对比,表现了鹅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_____________”与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同时作者还用“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猫》选段,完成练习。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生气勃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
2.用“﹏﹏﹏”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拟人句。
3.从选段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   )之情。
A.宽容、怜爱B.责备、批评C.喜爱、赞美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猫满月时更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1.文中画“﹏﹏”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三个表示_____的词语,写出了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读文中画“——”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句话把鹅称作鹅老爷,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
(2)这句话表现了鹅吃饭必须有人伺候,言语间流露出亲昵之感,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
(3)从这句话我能体会出鹅很高傲,它不需要有人侍候。(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kān kàn)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háng kàng)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ǎo 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本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在□内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和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4.用“_____”画出表现鹅也能看守门户的句子。
5.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____________”与鹅的“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同时作者还用“____________”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写出鹅步态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______的情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请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斥责——(      )            (2)骄傲——(      )
3.请写出选段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
4.鹅的音调特点是:____________,鹅的步调特点是:____________,鹅对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5.养鹅等于养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我是从选段中的句子___________看出来的。
6.文中画“      ”的句子将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了鹅的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傲慢(      )                 局促不安(      )
2.如果给选文的两个自然段各配一幅画,你想给每幅画取什么名字?
第一幅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幅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从白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它的高傲。作者描写白鹅的步态时,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来突出白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傲然风范,表达了对白鹅的___________之情。
4.用“________”画出选文中最能体现“养鹅等于养狗”的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______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______。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老舍《猫》节选)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段的横线里。
变化多端丰富多腔

(2)选段句子中的冒号的作用是______
(3)“蹭”是“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出猫______的特点,也能体现出作者对猫的 ______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啊”可否去掉?请你谈谈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
(5)老舍的猫顽皮可爱,喜欢爬上他的书桌,想象一下,在这位大作家的书桌上,小猫还有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后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④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撤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他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他不是乞讨的,他是靠劳动吃饭的……

⑤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他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开心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他劳动的尊严

⑥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⑦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画“ ”的部分是对女儿的______描写,从中读出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中,“真正需要它的人”指的是___
2.联系短文内容,对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理解最恰当的是(   
A.留下的空水瓶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使老人感到很温暖
B.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的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C.“我”给捡废品的老人递上一两块硬币,使他感到很温暖
3.你是怎样理解画“﹏﹏”的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的爸爸,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各色各样乞讨的人,和他们相比,你怎么看文中这个捡废品的老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A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然   傲慢)了。B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   傲慢)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厉声呵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相让: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表现白鹅的特点。
4.填一填。
文段中画横线的A、B两句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A句将鹅与_________对比,表现了鹅的叫声_________的特点;B句将鹅与_________对比。显示鹅_________的大家风范。
5.第2段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还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些地方看出“养鹅等于养狗”?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句话中的“更”起到的作用是(       
A.承接             承前启后;B.转折             修饰补充;
C.并列             前后关联;D.递进             承上启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