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并填上序号。
(   )狼群有自己的首领——头狼。每群狼都有一雄一雌两只头狼。
(   )头狼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对内团结整个狼群,对外抵抗各种敌害。 
(   )头狼在狼群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惩罚、攻击、教训别的狼。
(   )狼群常常围住头狼,热烈地嗅它、舔它,还轻轻地从下侧咬它的脖子。
(   )同时,它们还不停地晃动尾巴,发出轻轻的嘶声,这是对头狼的问候仪式。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修改句子。
爸爸微笑着抚摸孩子们的头。(缩句)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修改句子。
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改为比喻句)
类型:修改病句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修改句子。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改成陈述句)
类型:句型转换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给下面的画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观:①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②看;③景象或样子。
(1)人生遇到磨难,不能悲丧气,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奋斗。(    )
(2)人们纷纷在潮日——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来盐官镇欣赏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    )
(3)学习要脚踏实地,走马花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    )
2.第2自然段中,“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观潮的人很多。从“________、________”两词中,我读出了人们盼望大潮来时的急切心情。
3.第4自然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作者观潮的顺序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在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读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1)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
(2)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
(3)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
4.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5.短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成熟——(______) 摇曳——(______) 偶尔——(______) 消逝——(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闪烁 闪耀 闪光
1.流星变成一道(______),划破黑暗的长空。
2.太阳出来了,橘树和柚树(______)着阳光。
3.早晨,透明的露水(______)着,峡风有些凉意,满山的橘树和柚树上仿佛撒了一层洁白的霜。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海边的黄昏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                                   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     比作         
3.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点明题目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点明中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作文
“人最熟悉莫过于自己的家乡”,请你选择你家乡最熟悉和最喜欢的一处风景介绍给游人,要求:自拟题目,语句通顺,300字左右。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