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
竹筏泛舟九曲溪
“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岸边(bó pō)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九曲溪的水,不深,清清的,溪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diān zhān)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丁丁东东地欢唱着。船公持着青竹,在岸石上轻轻一点,竹筏一下子滑出很远。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环视四周,陡峭的壁崖,直上青天,偶在一两座山下能见到努力攀登的人,人在大自然中是那么渺小的一(lì sù),然而能征服自然,也是人的伟大吧!
竹筏上一时寂静无声,艄公却开口道:“我给你们唱个歌吧。”随即自唱起来。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出他对这山水,这土地的眷恋之情,那圆润、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久久飘荡着……
不知不觉中,竹筏已漂到了第九曲,水流变得急了,竹筏禁不住左右摇晃起来,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艄公却不慌不忙,将那根青竹在礁石上左磕右点,绕过急流险滩,最后稳稳地停在岸边。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piān piàn),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短文从溪水的               、         三方面描绘了九曲溪的特点,写出九曲溪给游人带来了无限的情趣。
(3)作者通过泛舟九曲溪,有怎样的感悟?在文中用“       ”画出来。
(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锦上添花,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露水 (       )地等候 (       )的眼神 高兴得(       )
(       )的气魄 (       )地喊   (       )的声音 惊吓得(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样子,各用一个词语写出你从下面的语句中读懂了什么。(4分)
举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 奉献)
(1)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韦蒂尼)——(   )
(2)那一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个空蜂窝粘上去。(冯骥才)                                                ——(     )
(3)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              ——(     )
(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祈)               ——(     )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仿写一个比喻句。
(1)因为被沙滩阻止着,它便吐出一堆白沫而退下去,但又前赴后继地拥上来,像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                                                   (     )
(2)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
(3)我一回头,只见一只大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过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     )
(4)我首次钓鱼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面句子改写为陈述句,并比较一下它们的表达效果。
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仿照例句意境,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闹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而去。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这就是著名的画山,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在扬蹄疾走,还有的在昂首嘶鸣。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重温课堂。
(1)读了《藏羚羊的故事》,我深深为                 的慈爱而感动,理解了        要和谐相处。
(2)《蝈蝈》中老人说:“它咬破笼子,逃走了”,你认为事情是这样的吗?请你写一写:
                                                                                    
(3) 《书湖阴先生壁》是     代诗人         的作品,其中采用拟人手法的句子是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欣赏。
                       
风筝,令人记起那早已(   )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孩子刚进入初二,老师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关键的年级,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当然坚决照办,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上85分……
除夕,我和妻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一会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   )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我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妻连连哄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   )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
一天,检查孩子作业,看到整整齐齐的书写,老师划上的道道红勾,我喜不自胜。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么?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九十分?”
孩子在作文中记叙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这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的叹息:“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此时,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想买风筝而不可能;眼下,孩子买到风筝却又不能放!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
唉!孩子的童年被我挂在了墙上,而我的中年又被挂在什么地方呢?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来,无限惆怅(       )地望着蓝天上的风筝……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得意忘形——
喜不自胜——
(3)请你给短文写上题目。
(4)请以“风筝”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5)请你说一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口语平台。
期末考试前夕,小华接到文学社的通知,周末到双峰山参加国际攀岩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小华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去西双版纳旅游。”
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请你以小华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