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想一想,填一填。
创造      创举
①赵州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______)。
②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______)了辉煌的历史。
顽固   坚固   牢固
①只有掌握记忆方法,不断巩固复习,知识才能掌握得(______)。
②这个建筑物特别(______),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无损。
雄壮    雄伟
①赵州桥非常(________)。    
②解放军在(__________) 的乐曲声中接受检阅。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这座桥是指哪座桥?
___________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___________
4.用“   ”在文中画出承接上文,启示下文的这个句子。
5.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的四合院

①你了解北京的四合院吗?

②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③北京的四合院构造独特。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各自独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整个庭院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④北京的四合院还蕴(yùn)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hán)。四合院从选址到确定建筑的位置和大小,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同时,四合院的装修、装饰品上雕刻的图案也都体现着传统文化,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比如用蝙( biān)蝠(fú)和“寿”字组成的图案,就是借用“蝠”与“福”字同音,表达了“福寿双全”的寓意。同样,花瓶中插着月季花的图案,就是用“瓶”与“平”字同音,表达了“_____”的寓意。

⑤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呈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
A.步步高升B.四季平安C.一帆风顺D.万事如意
2.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和_____这三方面介绍北京四合院的。
3.小明根据短文内容,画了下面四幅图,其中符合北京四合院构造特点的一幅是(   )
表示门,表示房屋)
A.B.C.D.
4.请你把短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抄写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辨析。
诗人为什么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天真能到吗?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苏 州 园 林(节选)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短文中加粗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做比较C.打比方D.下定义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___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一                     二                   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思维飞跃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想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看拼音写词语。
shuì xǐng   yuàn yì   shì de   huǎng huā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愿意 ——(________)      自由 ——(________
来  ——(________)      开  ——(________
3.加标点。
蝴蝶随意地飞(_____)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_____)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_____)它们是从谁家来的(_____)又飞到谁家去(_____)太阳也不知道这个(_____
4.多音字加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
虫子叫了,就虫子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说说“自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舞台

春天里,农民披着如丝细雨,赶着水牛耕田。细嫩的草叶给田野抹上了一层谈谈的绿色。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美妙而清脆的鸟声也开始在耳边唱起来。

夏天,小溪上映着夕阳。暮色中孩子们在水中无拘无束地嬉戏,笑声、歌声一起由窗外飞进来。夜里,微风习习,蛙鸣声声,萤火虫在草丛里闪闪发光,星星一眨一眨的,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秋天,田野里一片金黄,农民们微笑着,收割稻谷,收获喜悦。一望无际的稻田上,不时有几只鸟儿飞过,它们的叫声也是那么快乐。

冬日里,只要天气不冷,母鸡就会领着遍身鹅黄的小鸡,在田间啄食残留的谷粒。公鸡拍打着翅膀高声啼叫,吓得滚圆可爱的小鸡满地飞跑……

1.看拼音写词语。
xì nèn  xī xì  wēi fēng
____) (____) (____
měi miào  qīng cuì  wā míng
____) (____) (____
2.写出些列词语的近义词。
嬉戏——(________)  清脆——(________
一望无际——(_______)残留——(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
一眨一眨___________________
蛙鸣声声__________________
4.按查字典的填空。
割 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去掉部首再查(____)画。在短文中的词语(________)。
拘 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去掉部首再查(_____)画。在短文中的词语(________)。
5.短文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牛的尾巴

从前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斗牛图》。朋友们都说画得好,他自己也很喜欢,就把这幅画藏在箱子里。

这一天,风和日丽,他把画拿出来,晾在窗外。有个牧童路过,见了画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牛打架时角一用力,尾巴就应该夹起来了,哪有尾巴竖起来的?”画家听了,羞得满脸通红。

是啊,没有细心观察,凭想当然,怎么能不犯错呢?

1.数一数短文有(_______)自然段。
2.画家的这幅画的名称叫《________》。
3.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反义词:讨厌——(______
近义词:仔细——(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在它恍惚,妙在它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妙在它是如此的引人入胜。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云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得像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飘荡——(      )
心惊胆寒——(      ) 奔驰——(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能工巧匠: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本文写出了黄山的山有什么特点?黄山的云有什么特点?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杂谈桥
桥是形声字。桥字的“形”说明:桥应该是木质结构,架在河上的连接两岸可供人们通行的建筑物。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桥的含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架在河上,还架在陆地之上和峡谷之间。桥不仅有木质的,还有石材的、钢筋混凝土的等等。我国的桥梁开始于何时,已有可考。古文献记载的较早的桥应该是《史记·秦本记》中的蒲州桥。
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北京,地处漠北与中原大地的交界线上,历史上曾几度为华夏大地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自辽、
金,经元、明、清至今,一直是都城所在地。其地理位置特殊而险要,背倚(    )大山,东南面临(    )大海,山海之间一马平川,从军事意义上讲,是一个进可攻、退能守的战略要地。在数千年与大自然搏击的实践中,它创造了征服大自然的成功经验:使放荡不羁的无定河(    )地在大桥下缓缓流淌;使亿万年留下的古河道变成水清、草绿、亭秀、桥俊的人间仙境;让门前的细水又回到地下,归顺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使陆路交通网络化、立体化,航运、海运、地上运输神话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1.文题中的“杂”应该解释为(    )。
A.多种多样的B.不单纯的C.混合
2.到了现在,“桥的含义”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3.把“乖乖、茫茫、滔滔’’按正确的顺序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作者心目中的人间仙境是什么样子的?
5.试着用一个词来替换文中“神话般”三个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