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    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在选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2.用横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从画波浪线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父亲________(A.很好奇  B.对鸟特别喜爱),我们还可以从父亲的语言中感受到这一点,如________(找出选文中一到两处父亲的话)。
4.选段的结尾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
A.表达出“我”内心的庆幸,不然鸟会无法逃脱。
B.父亲了解鸟,而且喜爱鸟,所以不伤害鸟。
C.父亲因为喜爱鸟,而放弃了做猎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此时”指的是(    )
A.群鸟齐鸣的时候
B.鸟儿快活的时候。
C.鸟儿起飞的时候
2.选文中的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    )
A.“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B.“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C.“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3.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A.鸟儿那时是最开心的时候,防范意识也非常弱了。
B.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C.鸟儿飞翔时速度很慢,容易被打中。
4.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
A.因为父亲知道鸟的弱点,但他爱鸟,不可能去打鸟。
B.因为父亲太了解鸟了。
C.如果父亲是猎人,就不可能这么了解和熟悉鸟儿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父亲、树林和鸟》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_____
2.父亲喜欢养鸟,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_____
3.鸟最快活的时刻警惕性降低,所以最容易被猎人打中。_____
4.父亲是个十分爱鸟的人。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打中”的“中”在文段中的读音是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
2.鸟最快活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最快活的时刻,也容易被猎人打中”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小河蚌的故事


  春天的一个早晨,暖暖的阳光照在河水中,微风吹拂,河面仿佛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
  一群小河蚌簇拥着一只老河蚌,在清澈的河水中欢快地散步.它们光洁鲜亮,朝(zhāo cháo)(篷  蓬)勃.
  在一道河湾里,老河蚌停了下来,它回过头语重心长(cháng zhăng)地对小河蚌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该去捡一粒沙子."听了老河蚌的话,小河蚌们纷纷去捡沙子,并把它深深地埋进自己体内.
  可是,有一只小河蚌,不知道是贪玩儿,还是没有听见老河蚌的话,大家去捡沙子的时候,它没有去捡.
  岁月像那条河的河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那些蚌壳中,竟然藏着一颗颗珍珠!珍珠闪闪发光,把满河的水照得通明.那粒埋在自己体内的小小的沙子,经过岁月的磨砺,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终于变成了美丽晶莹的珍珠.小河蚌们追逐着,欢笑着,歌唱着,庆贺自己的成果.

这时,那只没捡沙子的小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它的壳中便没有珍珠;没有珍珠,它用什么庆贺呢?它流泪了,后悔了.可此时(哀 衰)老已爬上了它的额头,逝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给短文选择正确的生字和拼音。
2.用加点词语造句子。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词语。
不知不觉(ABAC式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4.为什么有些河蚌体内有珍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5.为什么没有珍珠的河蚌流泪后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珍惜时间的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第一次当“妈妈”

①小时候我特别想当妈妈。妈妈能决定孩子星期天去哪儿,能随便开食品柜,能戴戒指、穿丝袜,这些都是我梦想的事。最初,我做了布娃娃的妈妈。我给她编小辫子,用彩纸做披巾,不过摆弄多了,也就觉得意思不大了。

②一天,邻居小燕来求我给她编小辫儿,我突发奇想,说给她当一小时的妈妈。小燕听了不答应,我忙说:“小不点儿,你就答应我吧!”可她依旧摇头。“小可爱,我就做你一个小时的妈妈,好吗?”我尽量温柔地说。但她还是不肯点头。“小宝贝,你就答应吧!我给你倒酸梅汤喝!行吗?”我几乎是在哀求她,小燕这才算同意。

③自打小燕同意后,她就像真的一样,一口一个“妈妈”的叫我,但在这亲密的称呼间加入了许多新要求。“妈妈,右边的辫子重编,太高了。”“妈妈,把你的紫色蝴蝶结给我用用。”“我口渴得很。妈妈,赶快给我倒酸梅汤!”“你太用力了,怎么搞的,妈妈连这都不会做!”……这一小时我吃足了苦头,让这“娇女儿”指挥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④小燕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杯,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她打量着被我们搞乱的房间,立刻卷起袖子去洗盛酸梅汤的茶杯。过了一会儿,妈妈问:“谁把茶杯磕破了?”“不是我。”小燕听了马上说。其实是她刚才做女儿时发脾气,把茶杯用力在桌沿儿上敲了一下,磕破了边儿。她见我想开口,悄声对我说:“弄坏时你是妈妈,全怪你。”谁让我那时是妈妈呢?只能承担这责任。

⑤那杯子是妈妈的心爱之物,可她没有大喊大叫,而是把我叫到身边___________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⑥从那天起,我就不再急巴巴地想当妈妈了,情愿不穿丝袜,情愿只戴用锡纸做的假戒指。

1.短文第①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在短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突发奇想”指的是“我”想(  )
A.给小燕编辫子B.给小燕当妈妈C.给布娃娃当妈妈
3.填空
(1)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给小燕做妈妈让“我”吃足了苦头。
(2)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小燕磕破了茶杯,却不承认,因为“我”是“妈妈”,只好承担责任。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我”对小燕的称呼并不相同,先称她为____________,又称她为____________,最后称她为____________,称呼的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小燕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杯,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这句话(  )
A.告诉小燕“我”妈妈就要回来了
B.说明“我”给小燕当了一小时妈妈很兴奋
C.说明当妈妈这一小时“我”很辛苦,急于结束
5.联系全文想一想,“我”为什么“不再急巴巴地想当妈妈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短文内容想一想,妈妈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写在短文中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很多,此时,你最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或为他们做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的细雨 (______)的露珠
(_______)的绿叶 (______)的海洋
(______)的外衣 (______)的银梨
2.照样写词语。
(1)大大小小(AABB):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扁圆扁圆(ABAB):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又大又甜(ABAC):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把写银梨特点的词语和句子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5.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___”上。
7.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你为鸟儿写一些保护鸟类的标语口号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骆驼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1.根据对内容的理解,给短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人迹渺无: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
3.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身体机能,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各用四个字概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lí  ní)_____明,我走在林荫路上,觉得舒(chǎng  chàng)_____极了。   
(2)爸爸说太阳快要出来了,我(níng  nín)_____神静气地等待着,太阳出来了,一(shùn  sùn)_____间光芒万丈。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